美文网首页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作者: 春之声11 | 来源:发表于2019-11-14 00:35 被阅读0次

心宿宿,情迁迁。大清早,行走在宿迁。

人行道在两旁绿意苍苍的树木拥护下延伸向远处,暖暖的秋阳透过树缝顽皮地挥舞着光斑,方正的石板在脚下咯吱咯吱地欢唱。“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句诗不由自主跃上心头。暖阳,微风,目之所及,皆是绿。

我们加快步伐,满心愉悦地向青海湖路小学迈进,江苏省教科研基地学校综合研讨活动将在这里举行,研讨的主题是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融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它像春雨润物无声,化人,人化。学校文化,这是一个特定的场域文化,润化的对象是师生,不同的学校文化,就会有不同文化印记的师生。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走进青海湖路小学的校园,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从物到人,似乎吟唱着青色文化的主旋律,青青子衿,青出于蓝,炉火纯青……青色元素,在每一个不经意的角落跳入眼帘,校园文化的精细之功令人赞叹。上午研讨活动进行的是主题阐释。这个版块最吸引人眼球,各个基地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用多样的形式,丰富的事例诠释着主题。有视频解说,ppt讲述,故事分享,歌曲说唱,互动竞猜,小品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台,热闹欢快的背后是对校园文化的生动图解与表达。身处其间三小时多,我们被各校丰富各异的校园文化所浸润,或感叹,或敬佩,或深思。徜徉其中,有一种漫游海天的舒畅,有一种拾级而上的动力,身体的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文化的力量。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下午进行的第一版块是联盟课堂,是基于校园文化建设下的课堂展示。两节语文课一节《盘古开天地》,一节《伯牙鼓琴》,都是有关传统文化教学的。两位名师对文本进行了深度的解读,文化的创生。前者紧扣“神奇”对神话品读、提炼、改写、创作,带领学生,从无到有,从无想有,叹一声:神话好神奇!后者带领学生反复读,读反复,对小古文做到熟读成诵,然后想象感悟,扣其志,明伯牙之琴声,其心声也,唯钟子期懂之,知音文化流淌在课堂。第二版块是专家讲座,国家督学、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彭钢教授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理论与案例结合,深入浅出。他指出学校文化的核心是课程文化,课程文化也是一种专业文化。

整整一天,文化无处不在,我们被包裹着,浸润着。走出会场时,天已经黑了,璀璨的灯火装点着城市,分外迷人。

回宾馆的路上,起风了,带来了丝丝寒意,才想起明日立冬,这天气也在呼应时节吧!我们已经行走在从秋到冬的路上,我想明天一定还会有暖阳的。

相关文章

  • 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心宿宿,情迁迁。大清早,行走在宿迁。 人行道在两旁绿意苍苍的树木拥护下延伸向远处,暖暖的秋阳透过树缝顽皮地挥舞着光...

  • 诗意浸润人生

    文/经年 江南又值烟雨季。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潮湿的空气夹杂着几分芬芳,几分灵气,几分羞涩。雨落时将街道冲洗干净,青...

  • 【雅舍小品】天人合一,是物境,更是人境

    这次研学旅行的主题是心"文化浸润"。西湖文化是重要课题,学习的方式则是“浸润”。若要"浸润",则需要慢慢走,望...

  • 文化浸润心灵

    张小砚曾说过:“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同样,93岁的叶嘉莹也说过:“读书,让我们的心灵...

  • 文化浸润心灵

    初春,培训席,我们随主讲人思路走,走着走着,慢慢地就被带至一处芳草地。接下来很自然地闪现出这样一行字 :我希望你能...

  • 诗意行走

    紧张忙碌了一天之后,只想带着轻松和惬意,诗意行走。 看无数的夜来香盎然绽放,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

  • 行走在诗意的文字间 ——阅读与旅行的意义

    行走,是为了寻找被风吹散的诗意;诗意,是在过往中行走者期待的原乡。在文字间行走,在文字间看见,从此,诗意栖居,闲情...

  • 暗香•影

    图文:菡萏莲荷 腊梅 花逸 韵悠悠 暗香 无形 无影 弥散 浸润 醉了 春 …… 人 行走 春 行走 时光 行走 ……

  • 为什么传统文化你不能不读?| 回望古典,拾一瓣心香

    时间是一方无涯的水,何妨沿历史的长河漫溯。 这条浸润着悠久文化与天地大美的河啊,波涛拍岸卷起千堆诗意,每一簇扬起...

  • 用文化浸润心灵

    这周的学习依然是围绕“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这个人文主题展开的,学习了《古诗三首》,孩子们用手抄报展现了传统节日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化浸润 诗意行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rl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