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九渊
还没离开,就开始想念。路上堵车,我第一次这么欣喜。
十八年,我第一次离家。从小没离开过家,没离开过父母,不知道什么是乡愁,什么是离别。
读过的乡愁的诗: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到“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从小学读到高中,只知道平平仄仄的读,只知道“噢,这是乡愁。这种情感是乡愁。”慢慢的长大,感情世界里第一次盈满这种感情,这种感情第一次如此清晰,清晰到让我害怕,让我周身的每一根神经紧绷,我知道我要离开我生活了十八年的故土,离开我的家乡,离开我的亲人,独自在人世的浮沉中飘荡。“噢,原来,乡愁是这种情感。是离别,是不舍。”
清晨,手机的闹铃想起熟悉却并不熟悉的闹铃声“sleepalone”。陈奕迅喑哑低沉的歌声一响起,我的大脑就恢复了意识,看着从窗帘边缘流泄而下的没有被藏住的阳光,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是我最后一天可以轻松的在我睡了这么多年的小床上醒来,枕头和被子都是熟悉的被阳光晒过的香甜的味道,我很眷恋。在我记忆中为数不多的这么自觉的不用爸妈叫我,就醒来。实际上,我挺后悔用陈奕迅那首歌作为闹铃,以前总是很难这么自觉的醒过来,人体自动屏蔽闹铃,睡得很死,很少听到这么酸涩的歌声,临行之前这首酸涩的歌就这么毫不留情的砸入我的耳朵,砸进我的心里,挺有纪念意义的不是?!
原来,长不大的人终究还是长大了;不想离家的人,终究还是要离家了。
总是被我随便扔在漱口杯里的那根牙刷,刷柄有淡淡的霉菌覆盖,“岁月的痕迹?”我挑了挑眉,挤上了淡绿色的清凉薄荷牙膏,白色的泡沫现于唇齿之间,清凉的味道却让我更加不愿离家,深吸一口气,本想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却不料,泡沫中夹杂着辛辣的薄荷气呛得我的眼泪“唰”的流了下来,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用这支牙刷,很快便要换新的了,不光是它,脸盆,毛巾,行李箱……什么都是新的,我深吸了一口气,薄荷味呛到了我的嗓子,辣的眼泪都留了出来,心中酸涩,这种感觉让我陌生,陌生到,我知道逝去的时光也许才是我最眷恋的,突然不想长大,想就是那么一个安安静静依旧呆在家里的小孩。
上了高三,家庭聚餐我便很少有机会参加,那时候只是郁闷,吃不到酒店里那些好吃的,少了玩的机会,只能呆在学校里吃食堂餐、上晚自习,不开心,很不开心,仅此而已。
现在看着车上了高速,慢慢的离开我的家乡,我看着开在前面的车的汽车尾灯,像星空里的万盏光芒,我只是小小的一粒,挤在车流中,渐行渐远,那条熟悉的不能在熟悉的不长不短的路也许以后很少有机会在踏上,一步一步的走完更是奢望,不用再见到尖酸刻薄的校车司机,不用满心怨气的追着校车跑,“我跑他开,我停他停”的奇葩画面再也不用上映……我却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以前每次有几天假期,只要一家人都放假,我们都会提前规划去附近哪些地方玩,然后很快就真的会开车过去,会上高速,没错,是这条现在正在经过的高速,路两边是相似的街景,一样的山,一样的水,跟我故乡的山和水是相似的轮廓,一边走,一边是忘不掉的故乡,我想家,想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家,可是我的家离我越来越远了,明明都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了”却依旧“仍怜故乡水”。
以前,在不知道离愁为何物的时候,我期待北京,期待这个传说中梦想青年一定会去的城市,我想从南方飞去北方,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当时,心很大,认为趁年轻,就是该去想去的城市,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好像真的能以梦为马似的,认为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剩下的都与我无关,日月星辰都是我爱的,我相信梦想,相信希望,会为取得的哪怕那么一丁点的成就而欢呼雀跃,认为“啊,这是好兆头”总会相起《甄嬛传》里的开篇,那个小太监对甄嬛说“小主,鸿雁高飞,这可是好兆头。”总是会习惯性的抬头看天,会因为天空中的祥云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而如今,抬头仰望车窗外的天,若隐若现被风驱使着跟着车辆行经的一朵状似笑脸的云彩明明灭灭的晃着,让我不由得有些惊讶,渐渐地心中多了一丝别的情感,好兆头吗?我扬了扬嘴角。想起了雨水飞溅的那一天……是我第一次近距离靠近我的梦想。天空中坠落的雨珠,脚边溅起的水花,雨水沾湿的裙角,我看了看手中被我牢牢的护在手中的将被印成铅字的文章,这是在我高二拥有写作梦想后第一次取得的小成功,开心,真的很开心。
想起过去的一年又一年,不管是我长到哪个阶段的英语老师,在开学第一课开讲前都会用英文询问班上的同学“What will you do when you grow up?”,好像这样的开场问句会证明:没错,我们现在在上英语课,我们要开始用英文交流了。而从小就比较讨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喜欢的我,总是会被点到,然后慢吞吞的站起来,挤出一个微笑,想都不想的回答“writer”起初是因为掌握的词汇量不多,而大家说来说去都没有说到这个词汇,到后来渐渐地习惯了使用这个词汇,再后来因为作文方面带来的奇妙感受,从心脏传递到大脑,然后自信的说出这个词,并附上一段解说。
如今的我却少了这份洒脱,被难过压抑的喘不过气,我不知道我该怎么掩饰难过,怎么开开心心的去另一个自己从没想过的城市,那里少了梦想,少了家乡,少了亲人。 我想到了龙应台《目送》里的句子“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我很怕,很怕看到这样的景象,看到背影之后,就是几年的别离。我的梦想早在我高考失利后被丢弃在某个我找不到的角落睡着了,我去不了北京了,去不了我这个心心念念想去的城市,我的梦想,我的希望好像都没了,它们被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跟褐色的地板相融合,夜色流淌,漫无边际,黑色的尽头还是黑色,这条路好像没了光。 我喜欢天上的星星,从小就喜欢傻傻的抬头盯着它们看,看它们眨巴着小眼睛,在暗夜中发光,柔和的光线总是令我迷醉,令我向往,它们好美,像梦想,像希望。
我想起了夜晚的高速公路,马路两旁是闪耀的灯火,夜晚的高速公路很漂亮,天空被压的很低,一条路向前延伸,被两旁的灯火照亮,很美很美,像星星的影子映射在地上。
高三,对我来说是一段不知道是该说快乐还是说难过的阶段,我不知道是快乐胜过悲伤还是悲伤比快乐多一些。那是高一下学期,对我来说,或者说对我今后人生的影响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毕竟是高三的过渡。那个时候的我就像七堇年书中说的一样,跟大多数人拥有着同样的价值观,认为要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找一个不错的工作,嫁一个不错的老公,人生就圆满了,典型的乖乖女,按照爸妈的期望活着。
挺好,挺平淡。
从小被别人叫做小才女的我,也在我渐渐因为繁重的学业而不得一个一个放弃的并不是自己选择的兴趣班之后,这个名声也随着时间的消磨,消失殆尽,之后的之后再也没听到有人这样叫过我,从舞蹈,画画,书法……到花样滑冰,到数学,英语……到成堆的作业,才女这个名声不知道会不会转嫁到另一个不知道是谁的慢慢长成的女孩身上。
后来的后来,直到高二的神圣的那一天起,当然这是之后要说的,此前是再也没人这么叫过我了,也没听到爷爷奶奶心疼的叹息:“然然天天忙得像陀螺,也没见她歇息过,这都周末了,也不让她们歇歇,你们这爹妈怎么回事儿啊?”然后我只有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啃一口奶奶塞给我的洗净之后被水浸的亮亮的大苹果,挤出一个笑,“我不累。”
因为从小对于语文方面有一种模糊的说不清的感情,高一下学期文理分科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理科,虽然在小科中,对于理科方面,我至少还有生物可以撑一下,然后文科又懒得背,但是在填写志愿的时候,我还是鬼使神差的决定填文科。当时全校的各层领导,班主任,还有各种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艺术老师各种给学生和家长洗脑,秉着“艺术改变人生”的口号不断地宣传艺术多好,让我们全部去学艺术,真是搞不懂,好歹是是一中,莫非真要改成艺术院校?其实我爸妈很开明,从小我想做什么,他们都不会反对,尽管一开始,他们都是希望我去学理科,这样就可以在现在这个城市工作,嫁人,生活,一辈子都不会离开他们,当时我并不理解他们,直到后来的后来,看了“小别离”这部剧才懂了他们的想法,大概每一个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开他们太远。所以,也造成我现在上的大学就是熟人一堆,出门能看到同样被迫扔在这座城市的小学,中学同学,朋友,朋友的朋友,发小,发小的同学,闺蜜还有闺蜜的同学。
电影里所谓的以后大家四散天涯,若干年之后同学相聚泪流满面的情景根本不存在,基本上都是一堆一堆有一堆,一点漂泊他乡的感觉都没有,就像朋友坐着火车来到这里之后,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一掌挥过来抓住我的手,笑得跟往常一样:“又见面了,哥们,怎么感觉大家就是从一座城市搬到了另一座城市。”
没错,又在一起了,不管是相见还是不想见的,又在一起了。不是托起行李箱,就可以漂泊的,太多的世俗,条框,情感束缚。 去不了想去的地方,因为你生而为人,就会思乡,会思念家人,从而生出太多太多的感情羁绊,从而你走不了。做不了想做的事,因为你既生活在这世间,你就要被迫比较,被迫选择,从而择选出哪个对你有利,你便去选什么,做什么。
不过,高一下学期,11月14号,可以说那天,突然让我变得不一样,突然地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挣脱束缚,走向书中诗人才会向往的风花雪月。高一下学期,座位全部打乱,老师从新一一分配,文科班人数多的惊人,当时说好按成绩高低刷人进文科班,成绩不够高就要被分去理科班,可是尽管如此,人数还是多到不可思议,让我时不时担心会不会有人没地方坐而做到吊扇上去,我抬头笑出来声,旁边的女生偏头看了我一眼,在我转头看过去的时候,她匆匆的低下头,“新同桌吗?”当时我从未想过这个女生会带给我怎样的改变,我只是想安静内敛,性格倒是相似,应该好相处,再无其他。
直到第一堂数学课,文科班,数学是薄弱,当然没多少人会听,加之数学老师又是个好说话的人,很多人很喜欢他,数学课上更是放肆起来,后来一个男生闹得太凶,被罚到门框边上站着,因为是一个很胖的男生,堆在门框边上,样子真的很怪异,很多同学都笑出来声,其中也包括她---我的新同桌。
我偏过头看她,这次她没有匆忙低下头,而是继续笑了笑,我问她:“你叫什么名字?”“祝思”“哦,那个……我”“我知道。”“啊?你知道?”“恩,你很漂亮,你一进班我就注意到你了。你应该也挺有才华的吧?看长相”“我……啊?没有啦”突如其来的夸赞让我有一丝慌乱,“才华”这个词,好久都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了,突然感到一阵惆怅,祝思见我不说话,低头继续提笔写着什么,过了好久,我回过神,突然问她“祝思,你在做什么?”“练签名”“签名?”“对”说着,她用很漂亮的字体签出了自己的名字。“我还会模仿别的明星签名”说着我看到她签了杨幂的名字。“这是我女神,她很坚强,也很坚持,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而且不摆架子,对粉丝特别好,我也希望能成为她那样的人,去配音,当导演是我的梦想。”她痴痴地说。我这才想起她是传媒生。突然心中莫名有些敬佩她“你加油,相信你一定可以成为最优秀的配音演员和大导演,以后我叫你祝导。”她笑了,很开怀“你呢?以后想做什么?” 就是这个问题突然的扣响了我的心扉,我跟她一样开始疯狂的追梦。
后来我们前排的两个女孩子突然在一次记不清什么课的课堂上说,我们来写鬼故事吧,一人一段,看怎么样,就用我们六个人,她其中一个女生指了指我们组另外两个男生……再后来,我们四个就都开始了写作“生涯”,不对,准确的说是三个,除了祝思,因为是传媒生的缘故,她写的是剧本。
追梦的过程很爽很刺激,我们会翘了课去女厕畅谈人生,也会在跑操的时候,大喊,“快看快看,我们像不像是在拍戏?”也会在看到那个在信息课上没收了我课外书的老师的,大喊“就是那个死胖子。”也会在讨厌的数学课上写小说,几万字几万字的写,我的成绩一落千丈,当然,不包括语文,我的语文反倒成了优势,总是会是班上的第一,年级的前几,可是我一直不开心,总是会翻到反面看作文的分,会在路上碰到语文老师的时候问她作文的分数……
我的青春期伴随着梦想晚到了很久很久,我想去北京再也不仅仅是因为那是梦想青年必去的城市,你不北漂,你都别说自己是梦想青年,而是因为那座辉煌到世界仅此一座的辉煌宫殿像极了我书中的世界,巍峨,宏伟。也是我梦中的象牙塔。
我跟祝思写下了两篇长长的写给对方的信,希望以后的以后,有人能像发现伟人事迹一般的发现我们,我们两个梦想青年。她叫我张大作家,我叫她祝导,好像我们的未来可以一眼望到头一样,好像这样称呼就真的会这样一般。我的书会火爆全球,然后,被她拍成电视剧。
年少时的梦,谁没做过?好像一切都是正常发展啊…… 碰了无数次壁之后被印成签字的作文,被老师夸赞的作文,发表在公众号上的小说,都是我用高考换来的,很累很累,尽管最后的开心是真的,可是最后的最后呢?我开心吗?我身边的人开心吗?这开心又能持续多久?无数个需要努力奋斗的夜晚,我用书本挡着奋笔疾书的勾画着令我欢愉的世界。
现在我行走在路上,看着天空中流动的云,想着过往的种种,有点开心又有点悲伤。都说要将悲伤幻化成前进的动力,思家的苦突然一下让我有了坚持下次的动力。又是突然,是不是梦想青年都这样?好吧,虽然这突然真的挺能带给我惊喜的。
如今的我才渐渐明白,梦想,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维护,去把它推上高空,需要去学习,不断的学习,去充实自己,这个时候,梦想才算到了最适合成熟的时候,正如顾城所言;“执者失之。我想当一个诗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诗,我想当一个人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我自己。在你什么也不想要的时候,一切如期而来。“ 在这世间,我们都是行路人,我们都行走在路上,愿你走得坦荡,走得无悔!然后,好好的,努力的学习。
漫漫人生路,我们都是行路人-----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