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小象要趁早
P2P这个词,在现阶段已经被狠狠贴上了负面的标签,甚至很多人看见了都要避而远之,只留下一些无法撤离的前线从业人员,迷茫又有些期待,这份期待也主要源于对监管的一种试探,像似等待一场审判一样,期待着最后的光明,但是对于这份光明是否能够到来,大家是没有什么把握的,之所以没有把握,是因为整个领域的参与主体,都没有从战略层面,清晰而又客观的了解过自己,要么盲目自信要么过分悲观,并最终把生存的决定权扔给监管,被动的等待着。
任何一个领域,想要持续稳定的发展,都离不开参与者本身的觉醒和与之匹配的动力,很明显,现阶段,大部分参与者是不具备这个基础条件的,之所以不具备,主要是源于这个领域正在经历从互联网向金融转变的阵痛中,而监管的介入,恰恰就是促进这种阵痛来得更为猛烈的主要因素。
一提到监管,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具体负责验收检查的行政核查人员,但小象这里指的监管,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监管,大家可能到现在都无法理解。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历史发展轨迹,所以在金融领域,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的,更不能直接照搬欧美国家的业务模式,必须要在监管政策的指引下,并始终围绕着整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来反向推动金融业务的发展,当然与之对应的市场也因为政策引导的存在,而降低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这其实也算是一种变向的补偿了。
所以,把握监管方向,并严格按照这个方向,开展业务,始终是一家涉及金融领域的企业最基本的战略方向,这一点,对于现阶段处于弱势地位,并焦急等待着拿身份的P2P平台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换个角度理解,可能传统金融机构做到5分就算合格,那么P2P平台就必须要做到8分甚至是满分。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小象前述的这些概念,接下来,我会举一个具体的监管指引案例。
今年10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十次专题会议,会议中明确提到了为聚焦解决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题,要求商业银行完善考核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授信业务的考核权重;健全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对已尽职但出现风险的项目,可免除责任。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有效治理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人为拉长融资链条等问题。
可以看到这就是一种明确的政策性指引,先是设立目标,然后落实到考核方式并提出一些不鼓励行为,接下来会以红头文件的形式流转到具体的执行部门,并根据实际的执行情况,来进行总结或者问责。
那么对于P2P领域的政策指引,是否有具体的文件可以追溯那?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P2P在监管眼里的位置:
11月13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在这份文件中,明确了P2P的规则制定部门是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而这个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协调推进银行业和保险业普惠金融工作,拟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指导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对小微企业、“三农”和特殊群体的金融服务工作。
可见P2P与普惠金融是密切相关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的政策引导方向都会明确要求为普惠人群提供融资服务,但遗憾的是,现阶段,大部分平台都在打着普惠金融的旗号,做的却并不是普惠金融业务,这里,我们可以借助下面这个文件,来重新明确一下,P2P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具体政策指引方向。
这份文件的发布日期为2015年,全称为《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通知中,对于普惠金融的定义如下: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是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
而在这份通知中,对于各个参与主体都给予了明确的指引方向,针对网络借贷平台的原文如下:
发挥网络借贷平台融资便捷、对象广泛的特点,引导其缓解小微企业、农户和各类低收入人群的融资难问题。
可以看到,在普惠金融的参与主体中,网贷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融资需求的经营类主体,主要目标是为这些申请者提供生产经营资金促进其增收致富,同时也让P2P平台本身所撮合的借款,具有造血功能,并产生合理可追溯的利息收益,最终回馈给投资人。
但现阶段,整个P2P领域对于经营类主体融资服务的满足是明显不足的,有些平台是直接按照消费金融(大部分还没有场景)这个方向来开展业务;而有的平台则是不分人群和借款用途,进行毫无选择性的借贷撮合。这些行为,在战略层面,都具有较高的政策性风险,需要进行纠正,重新设置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充分利用其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结合融资对象的经营场景,充分利用小额、地域分散,支付便利等优势,在自己服务能力可支撑的范围内,进行针对性的授信,而不是拿着锤子找钉子,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政策引导的方向。
最后小象想把《金融与好的社会》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
金融并非“为了赚钱而赚钱”,金融的存在是为了帮助实现其他的目标,即社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门功能性的科学,如果其运行脱轨,那么金融的力量将颠覆任何试图实现目标的努力,正如过去10年间我们在次贷危机中看到的那样,但是如果它能正常运转,金融就能帮助我们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
【小象智投频道】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投资角度去理解信贷的常识与逻辑 ,
每周一篇深度原创文章,陪你探究P2P的本质和存在价值。
声明:文章不构成投资建议,本文为小象原创,如若转载,请联系小象获取授权,谢谢配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