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此前知识复习:
财报阅读顺序,先读总资产周转率,若<1,则烧钱;再看现金占总资产比率,若>25%,则现金充裕;再看平均收现天数,若<15则属于收现金的公司,若在60-90天都属于正常情况。
底层逻辑很简单:总资产周转率看企业经营的真本事,也就是手里的资产一年能做几次生意。其次看兜里的现金,现金决定了遇到意外状况的应对能力;账上现金不足,看收现能力,若能源源不断收现金也可以。

一、概念
公司的几个重要资产: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总资产。
对公司而言,一般存货放在仓库里,相当于把钱放在仓库里,肯定是希望存货快点卖出,在仓库的时间越短越好!存货在仓库的时间,引出概念平均在库天数。
“存货周转率/平均在库天数”,指的就是存货的周转次数以及相应的放在仓库里的时间。
以此来判断公司的产品好不好卖,热销还是滞销!
二、公式


存货这个资产一年能为公司做几趟生意呢?
这就是存货周转率!
再用360/存货周转率,就得到了平均在库天数。
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存货资产变现能力越强,说明产品在仓库停留的时间越短,产品在市场上越畅销。
思考题:
为什么“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子对应的是“营业收入”,而“存货周转率”的分子对应的是“营业成本”呢?
答:应收账款收回来就是营业收入,而存货意味着收回成本。
所以,海天味业应收账款为零,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无穷大,对应的平均收现天数就是零。这与海天味业该指标一致。

三、计算
偷个懒直接查财报说得出该指标(存货周转天数就是平均在库天数)。

不过公式还是要解读(如下):
以“贵州茅台”为例,计算其2017年的“存货周转率”和“平均在库天数”

先看分母:平均存货周转余额
在“资产负债表”中找到“存货”一栏:
期初存货(2016年)、期末存货(2017年)分别为:206.2亿、220.6亿。则“平均存货周转余额”=(206.2+220.6)/2=213.4(亿元)
——————
再看分子
在“利润表”中找到“营业成本”,2017年为59.4亿元
代入公式,得到:
“存货周转率”=59.4/213.4=0.28(次)
“平均在库天数”=360/0.28=1285.7(天)

茅台的数据一致。
四、判断标准
MJ老师对“平均在库天数”指标总结如下,共分为6个层级(不用死记硬背,理解记忆)
1、<30天,经营能力非常优异!(仓库里待这么几天就卖出去啦,厉害厉害)
2、30~50天,通常在流通业中属于模范生了!
3、50~80天,经营能力不错!
4、80~100天,大多为B2B(公司对公司)业务!
5、100~150天,工业类或原物料行业(如石油、钢铁等,需求不旺盛)。
6、>150天,要么能力不佳、要么属于特殊行业(如造船、造飞机、奢侈品、房地产公司等)。
对比:对比福耀玻璃,连续做好在100天左右。恰好在第5项,与福耀生产的产品是汽车玻璃对应汽车公司(B2B一致)
而茅台的存货周转天数为1200多天,远远超过150天,于是需要再次复核现金占总资产比率。如下图,会发现茅台的现金充裕的很,远远超过25%的考核线。

小结见下图:

今日收获:
1,平均在库天数和存货周转率体现了货物变现的能力。周转越快变现能力越强。白话就是仓库里的货来了就出空,来了就出空。可以想像到另一个场景,工厂门口等货的车很多。可见生意有多好。
2,关于平均在库天数,100以内通常就不错了。80-100通常是B2B企业,可以对照看看。
超过150一定要查现金占总资产比率,这是硬指标。兜里有钱啥都好办,看着就放心。

我用半年时间从财报小白到爱上读财报,就靠泡在这个社群了。课程棒,老师用心。若是你进了社群觉得上当了,我退你学费。
离钱那么近的知识,你不学还想咋地。
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了。
网友评论
我会跟着晓燕老师一直学下去,直到把财报知识内化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每一期你都变着法儿丰富学习内容。这一次多了分析和思考题的引导,能够让人的大脑动起来。越来越好,越来越用心。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