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本书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人生道路的走向和人生的意义的通俗性读物。
这本书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自卑与补偿”“创造自我”的理念。
第一章内容:人生的意义
在这一章里讲其实人类从出生之日起,就开始探索“人生意义”,儿童在成长的第5年,他们就已经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
在第一章的关键词:三大制约,社会感,合作
三大制约:
第一:我们属于人类,人类居住于地球上
第二:我们并不是单独存在,只要活着,就必须会与其他人产生联系
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和女
三大问题:职业、社会、两性
通过人生的三大制约,引出人生的三大问题,从三大制约里,找出解决三大问题的方法,得出人生意义在于贡献,与他人不断合作。
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存在,需要融入集体,拥有社会感,会与他人产生更紧密的联系,而联系最好的方法就合作。
合作是防止神经性疾病产生的唯一方法。
让孩子学习合作,学会与人相处是十分重要,要鼓励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与同伴的合作,并训练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也要允许在同伴之中按照自己的行为方式去做事。
童年对整个人生的影响,意义非常大,它是最初的记忆的来源与体验,也是儿童对待一切事物的方法和模式,这会成为个体的价值感和模式。
第一章里讲了三种容易形成错误人生意义的情况,分别是:身体缺陷,被溺爱,被忽视
身体缺陷:由于身体的原因,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差和自我不认同,
被溺爱:溺爱的行为。会让孩子自我,自私。
被忽视:感情的地位是任何其他经验都无法比拟,当孩子出生之时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爱,是建立安全感的最好时机,而得不到爱的孩子,很难与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
每个人都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经过启发、培养、训练,否则其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这一章的内容,给我的感触:以前经常听很多优秀的人讲社会意义,贡献,社会责任。一直不理解,认为这是一种大口号,都只是说说的而已。看过这篇文章后,明白了社会感,贡献的原因来源于,人的三大制约。基因决定了我们需要这样做,这样才能让基因传承。孤独的人是无法融入社会,他的基因早已不存在了。
好的社会感具有普世性,也容易被传播,被大众接受。具备贡献的价值观,做事情会更能聚集力量。换而言之:得到多助。
而且本章里,讲述了童年的经历对孩子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的影响。尤其是童年时期有没有合作的体验,对孩子成人后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影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