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刚开始写作不久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
同样的主题,同样的素材,明明想要表达的观点也跟大神一样,可最后写出来的文章却总是欠点火候,显得不高级。
优秀作品读多了,慢慢就发现了我跟大神的差距。其实好文章和流水账,能赚钱的文案和自嗨型的文章,除了观点的不同之外,在文字细节方面也有诸多不同。
可能有人觉得,“只要意思对,语言措辞差不多不就行了?”
其实不然。你仔细想想,自来水和农夫山泉有啥差别,论本质不都是水吗?但居民生活用水的价格大约是每立方米3元,而小瓶装农夫山泉的价格是每500毫升1.5元,这其中的价格差了整整1000倍!
所以,想要把自己写着玩的文章,变成能赚钱的文章,就一定要仔细研究其中的细节。否则同样的内容,别人一篇千字稿能赚2000块,你的文章可能都找不到20个愿意看的人!
02
最近在看美国作家珍妮弗·怀特的《少工作,多享受》,文章的结构虽然有些拖沓,但我却意外发现译者在生动化描写方面做得特别棒。
假如让你叙述“清除阻止你前进的障碍”这个命题。你会怎么写?
请你先闭上眼睛默想5分钟,或者找来纸笔写一段大纲,然后再来比较作者的这段文字。
……
书中,作者用了一段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前进”“障碍”“清除障碍”全部具象化了——
设想一下,你即将开始征服一座山峰的旅程。那座山峰代表着你的成功,在你开始攀登之前,我们需要估测一下背包里面的东西。
它看起来相当重,但里面的所有东西到目前为止都是你过去用来取得成功的物品(或对于别的人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阻止他们成功的物品)。问题是,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东西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作用,但你仍然还抱着许多原来的经验不放。许多旧有的理念和行为方式已经把你压垮了,它们将会阻止你攀登到最高峰。
在你开始攀登之前,解开背包做一些调整。换句话说,你需要估测一下哪些物品会阻止你过上梦想中的生活。
这样一段描写,是不是能让人瞬间回想起自己负重登山的经历?
读着作者的这一段比喻,再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我们脑海中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这段话,甚至会隐约感觉到背上有压力,腿脚有酸痛。
把“压力”、“摒弃旧观念”这些抽象化的内容用“背包里的物品”和“调整物品”,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清除障碍的场景。当读者脑海中出现画面,写作者的文字水平自然上了一个阶梯。
03
对于初学者而言,如何练好生动化描写呢?
灵活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不失为一种最容易上手的方法。想描写速度慢,可以用“蜗牛”来比喻;想描写心情激动紧张,可以试一试“小鹿乱撞”……
比喻的原则,就是把抽象的词汇具象化,把不常见的事物尽可能描绘成大家常见的、容易想到的场景。
无论是描绘场景、状态还是心情,写作者都可以尝试先闭上眼睛,先在脑海里构想出一幅画面,在落笔的时候尽可能把这幅画面变成文字。
另外在日常阅读时,也多多注意吸引自己的比喻,慢慢积累自己的素材库。
这样一来,你的作品就能越来越高级,离变现也就不远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