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红手指》意识到死亡后更难懂的内心,能做的只有尊重

《红手指》意识到死亡后更难懂的内心,能做的只有尊重

作者: 柳絮飞飞三月天 | 来源:发表于2020-04-11 14:42 被阅读0次

东野圭吾的《红手指》买下很久堆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直到今天终于被翻了出来。小说和以往的风格类似,以凶杀案为导线,表面上是悬疑类小说,实际却是案件下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人性问题,亲情之类。

一位面容苍白的父亲,拿着自己7岁女儿的照片四处询问,女儿当天下午5点左右擅自跑出家门后就再没回来,直到昭夫发现女孩的尸体躺在自家院子草坪上,一个无辜生命的死去拉开两个家庭,社会问题、人性问题,亲情,爱情,一点点被撕开。

凶手是昭夫的儿子,因家庭教育问题以及校园霸凌导致儿子心态扭曲。父亲忽略对儿子的教育,一切教育似乎都交给了妻子,母亲则是一味溺爱。严重的家庭教育缺失让儿子慢慢的变得易怒、焦躁、甚至出现对幼女异常感兴趣的变态心理。

昭夫父亲过世后,妻子和母亲一直不合,即使同在一个屋檐下,但是两人对于母亲的照顾微乎其微,慢慢地母亲和去世前的父亲一样也变得老年痴呆,总是做出一些让人无法接受事情来。儿子的事情快要瞒不住了,昭和实在扛不住妻子怨念,两人决定把一切事情推给已经变得痴呆的母亲......

而这一切再随着案情的逐渐清晰,家庭真相被也慢慢的扯了出来,负责这起案件的加贺给昭和讲了一故事,“有位老先生,在陪伴了自己多年的老伴去世之后开始变得有些举止异常,他开始穿自己老板的衣服,化老伴曾经的妆容,他觉得这是和他死去老伴的一种沟通方式。”而昭和的母亲也是如此,她实际上并没有老年痴呆,而是一直让自己扮演老年痴呆也是自己想和逝去的老伴沟通。清醒的母亲清楚的听着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商讨的一切,那一刻她心里究竟承受着怎样一份煎熬,即便心里希望自己儿子能够明辨是非,但最终选择希望能由他自己做出决定,而不是自己直接说破。

同样加贺的父亲也是如此,和妻子离婚多年后,妻子一人孤独的死去后,父亲对此依旧无法释怀,他希望自己以后走的时候可以和妻子一样,孤独的离开,从父亲住院之后加贺便再也没有去医院探望过他,履行自己和父亲之前的约定,但是如此对于加贺何尝不是一种折磨,直到父亲去世最后一刻,也只能在门外煎熬......

许多家庭当前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他们被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穿不过去,对上照顾不了父母,对下对还自己的照顾也难给与给多的照顾,有时候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他们面临的困难太难。即便面临多大的困难,始终希望他们对于亲情不留遗憾,不要等到真正爱的人离开的那天才觉得后悔......

相关文章

  • 《红手指》意识到死亡后更难懂的内心,能做的只有尊重

    东野圭吾的《红手指》买下很久堆在书架上一直没有看,直到今天终于被翻了出来。小说和以往的风格类似,以凶杀案为导线,表...

  • 关于父亲百年之后安排的家庭内部备忘

    人类一切痛苦的总根源就在于: 不面对死亡, 不尊重死亡, 不接纳死亡, 不谈论死亡,更谈不上庆祝死亡。 面对“死...

  • 【读书清单】怕死:人类行为的驱动力

    1.人类独有的困境 只有人能够意识到自己将来死亡的宿命。对于死亡的恐惧,始终潜伏在人类心理暗影之中,清醒的意识到终...

  • 【荐书】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对于衰老与死亡,你只有在被击中的那一刻才会意识到。 而我,是在姥爷突然患上血管性痴呆,才突然意识到,衰老所带来的后...

  • 以出世之心,在入世的生活中教育孩子

    我们在学习成长后,常常发现我们内心有分裂的部分。我们明白一些道理,如要接纳孩子,尊重孩子,我们意识到孩子和我们是完...

  • 自我反思

    只有当你某一天,突然意识到你在这个社会上的价值,就等同于你能为别人提供的价值。你不再为满足内心的“虚荣”,“被尊重...

  • 感悟

    尊重自己的内心才能获得真正且持久的快乐,也才更有可能做出工作成果!

  • 红手指——读《红手指》之感

    一个普通的日子,一个普通的夜晚。 五十出头的昭夫下班回家,等待他的确是具小女孩的尸体,凶手正是他十五岁的儿子直巳。...

  • 发慌的红手指

    不知何时,沉淀了书的厚度,才感到心里慌慌的,像是被贼,偷走了心。 那,是一颗叫做良知的心。 ...

  • 红手指的秘密

    今天挑了本读完让人久久不能释怀的书。本来是想随便挑本悬疑的,就挑了本东野圭吾的《红手指》,结果本来心情就不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手指》意识到死亡后更难懂的内心,能做的只有尊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by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