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非借不读,还是颇有些道理的。我向方楠老师借了三两本书,前阵子托段老师从县城捎回来。拿到书后,没有犹豫地,我抽出了其中比较厚的一本,利用上个周末和这周工作日晚上的零碎时间,阅读了这部由樊锦诗口述,顾春芳撰写的《我心归处是敦煌》。除了借书阅读的紧迫感之外,也是因为我实在是太喜欢敦煌了,它确实好像有一种神秘的魔力,吸引着我。正是这种连我这个外行都能被吸引到的神奇魅力,让几代莫高窟人为之奉献青春,鞠躬尽瘁。
“敦煌”释义上次去敦煌,因为处在旅游旺季,我又没有提前准备,只买到应急票,仅参观了四个洞窟。那次游览确实是走马观花,现在想来,追悔莫及。我一直谋划着再去敦煌。听甘肃的朋友说:每年10月之后,敦煌会开放比较多的洞窟,所以,我应该冬天去。此外,最重要的是,我希望自己再去敦煌之前,能够多了解一些有关敦煌的文化,我应该更懂莫高窟,然后再去瞻仰它,毕竟,一旦进入洞窟,我的每一次呼吸,对它来说可能都是伤害,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更加需要带着诚意和敬畏,给它足够多的尊重。
我应该和这位樊锦诗奶奶一样,最初是从语文课本里知道“莫高窟”这个名字。年幼时的我,大概也只是觉得它遥远,神秘,值得一去,再无它念。
后来啊,读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道士塔》《莫高窟》等),我对那个叫做王圆箓的道士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刚开始,我当然只是觉得他坏,把我们的宝贝送给别人。当然,这种一刀切的想法其实挺幼稚的。后来,我了解到更多关于王道士的事迹,我开始慢慢感到,人们永远无法脱离历史去评价个人。我不是王道士,你也不是;我没有身处那样的时空,你也没有。所以,我们或许没有足够的立场去评判什么。时间过了很久,王道士再一次走进我的视野,是我初到敦煌,观看王潮歌导演的作品《又见敦煌》之时。那场大型的情境融入式演出项目从头到尾都拍得很美,准确地说是很凄美,它让你时时刻刻感受到:伟大的莫高窟艺术正在一点一点地消散,终有一天,它会全部化为尘土。叫谁看了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随即在心里升腾出一种“保护莫高,人人有责”的使命感。但其实整个演出中最让我感怀的是开场时王圆箓的自白,他的悔恨,他对于自己由于无知而犯下滔天大祸的无奈,他哭天抢地一直诉说的都是那一句:“我不知道啊!”撕心裂肺。我觉得,导演能够把此番挣扎呈现出来真的是挺好的,这样的呈现,的确是人们能够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的表现。即使王道士错了,即使他是千古罪人,也应该有在聚光灯下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对于这场浩劫,谁都应该反思;而今天,谁都有义务为了让悲剧不再重演而努力奋斗。
敦煌在我心里留下最特别的一抹色彩,也是在我亲眼见到莫高窟壁画之时。当我有能力自己走南闯北之后,去过不少地方。我生在江南,那个一个人文景观丰富,充满文化色彩的好地方。刚上大学那会儿,我特别向往远方,我喜欢大山大水多过小桥流水,喜欢日月星辰多过亭台楼阁,喜欢自然景观多过人文景观。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不喜欢人进入我的镜头,我觉得纯粹的自然才有大美可言,总之,我的心智还是很不成熟的,个性也有些孤僻。硕士期间,我在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这个专业要求我们和人打交道,在真实的民间,寻找鲜活的文学,当然也会更加倡导:在美丽的自然山水之间,有了人文景观的加入,将是锦上添花。耳濡目染之下,我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我渐渐地感受到由人的智慧创造出来的有形的、无形的文化遗产,往往是更值得回味和研究的东西,而那些精品之中,是大美所在。敦煌莫高窟就是这样。所以,当我去了莫高窟,当我看见第96窟的九层楼,当我看见第158窟的佛涅槃像,我完全被震撼到了,有一种“惊呆了”的感觉,我的视线离不开它们,直到我必须要走出洞窟的那一刻。我其实不懂艺术,但因为学习文学,文艺不分家,我一直对艺术充满热爱,我也相信,艺术从来都不是遥不可及的,美是人类共通的语言。当那个让你说不出话的一瞬间来临时,美就在此刻,定格,成为永恒。
谈起莫高窟,我确实有些激动,很不自觉地滔滔不绝了。还是回到《我心归处是敦煌》吧。翻看这本书,是我走近和了解敦煌的方式,也是为了有朝一日再去莫高窟所做的功课之一。所以,我读得很缓慢,很用心。
《我心归处是敦煌》由樊锦诗自述,她在这本书中回顾了自己的一生,她理所应当是主角。2017年,《莫高窟第266-275窟考古报告》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2018年樊锦诗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文物有效保护的探索者”称号。一时间,樊锦诗家喻户晓。然而实际上,读毕全书,我的感受是:樊锦诗从未把自己当作主角,她不厌其烦,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所有一切,都只有一个核心,它叫做敦煌莫高窟。老人家魂牵梦萦,心之所归处,一直是敦煌。因此,这本书的落脚点,还是敦煌,还是莫高窟。
我在这本书中,读到的是莫高窟的巨大价值以及珍贵的莫高窟被发现,被劫掠,被抢救和被保护的历史。历史让人心痛,但是几代莫高窟人也在日益强盛的祖国的带领下,以足够的虔诚和努力守护着这方宝地,令人欣慰。
莫高窟的巨大魅力在于,它是一个综合体,体现着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魅力极大,因为其中交叉着多种学科里的学问,让人探索不尽。我们出去旅游,会觉得多省交界的地方亦或靠近国境线的地方,会比较有意思,因为彼地往往有异质文化的交融和冲撞。敦煌即是如此,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教文化在这里汇聚,这些都是世界上影响深远的自成体系的文化,他们竟然在敦煌相遇了,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此外,莫高窟被开凿了一千年,历经各朝各代,多少历史的印记留在洞窟里,那些壁画、经卷,诉说着往事,如果你读懂了它,就能够与古人对话。所以,这里藏着华夏民族的过去。
莫高窟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被劫掠过,这是不争的事实,历史走到今天,纠结往事无益。我们不该有恨,但是,不忘却,且努力地以一个世界公民的身份去把莫高窟当作全人类的财富来爱,或许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莫高窟的守护者们在宣传莫高,在弘扬文化,作为普通公民,我们应当去了解,努力去热爱,如果可以,如果愿意,也用心去守护。莫高窟真的太珍贵了,令人遗憾的是,总有一天它会消失,但是它应该被记录,应该被记住,因为我们不能失了根,更不能忘了本。
虽然,《我心归处是敦煌》的落脚点是莫高窟,虽然樊锦诗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这本书的主角。但是,除了莫高窟本身的魅力之外,这位身材瘦削,目光坚毅的老人家还是最让我动容的人,当然也包括隐匿在大漠深处的几代莫高窟守护者。
老一辈人的纯粹,是新时代的年轻人无法比拟的,甚至难以感同身受。但是,有一些情感,穿越时空,依然扣人心扉。读到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的个人经历,我数度落泪,心里常常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觉得莫高窟的生活本就极度清苦,身体上的累不算什么,为什么前辈们生不逢时,特殊的时代又要强加给他们心理上的痛楚,要知道人最惧怕的,不是身苦,而是心累。但是后来我慢慢释怀了,其实,莫高窟人自始至终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仍然没有迷失自我,他们最终实现了人生的理想,一生守护着莫高窟,死后葬在宕泉河畔,继续陪伴着莫高窟,求仁得仁,以美为友,未尝不曾度过幸福的一生。
敦煌文物研究所我是相信理想信念的,它绝不是某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我相信,当樊锦诗站在九层楼下仰望莫高窟连绵的岩壁时,她的心中一定是有着坚强的信念的,这种强大的信念让她一生甘于清贫,守护着心灵深处的自觉和纯净。走向暮年的樊锦诗,身上呈现着一种少有的气质——单纯中的深厚,宁静中的高贵,深沉中的甜美。很神奇地,她的气质,与莫高窟壁画的气质融合了,重合了。当我以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态去瞻仰莫高窟时,我觉得这种虔诚也应该用以面对樊锦诗老人。她身上,有让我羡慕的光。
大瑶瑶
2020年11月7日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古拉乡中心小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