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普眼中的世界》是我读的约翰.欧文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去年读的《独居的一年》。开始读是源于村上春树,当得知这是村上春树很推崇的作家之一时,在北京前门PageOne书店里,我看到就买了《独居的一年》。
对于《独居的一年》,我震撼于约翰.欧文讲故事的高超能力,里面有一段阿姆斯特丹杀手绞杀妓女的场景,真实到让我看的时候后背发紧。彼时我也在尝试创作自己的第一本小说,于是在自己的小说中,我也尝试模仿欧文的笔法在圣保罗海滩创作了一起凶杀。
然而,关于故事背后所传递的讯息,说实话我并没有能完全获取到。兴许是经历没到,带着享受的心态读完整本书,虽然愉悦,但好像没有陷入太多沉思。
世事变迁,人生起伏,一年半以后,我开始读约翰.欧文第二本《盖普眼中的世界》,这一次,我感到相当震撼,既震撼于约翰.欧文对这种主人公从生到死传记描写的笔力,更震撼于他在书中所表达的那每个人眼中的世界。
主人公盖普首先是一个活的挺憋屈的人。
他本来是个善良的人,他会因为担心儿子而半夜去抱回在别人家玩耍的儿子,他痛恨强奸犯并身体力行抓罪犯,他讨厌那些超速的人,总是用自己的双腿追逐并教育那些开跑车的超速者。可这种善良却在与世界现实碰撞中总碰的头破血流,恼羞成怒时他误杀了自己的儿子,与去世的母亲的和解却被母亲追随者误解打骂,又在与自己眼中世界初步达到和解后却被另一场误解杀了。
盖普的母亲珍妮也是憋屈。
她不愿意结婚的个人选择,让她和自己的儿子多年承受着与世界对抗的阵痛;表达自己心迹之作无意让她成为了女权领袖;而最终死于自己支持者家人之手更是间接地有点没头没脑。
书中还有一个憋屈的人叫艾伦.詹姆斯。
这个可怜的女孩童年被匪徒强暴割了舌头,她一生都试图回到正常轨道来生活。可这种经历本身却变成了其他人的图腾,疯狂的追随者们给自己起名为艾伦.詹姆斯主义者,并自己割了自己的舌头以示支持。可她内心深处烦透了这些所谓的追随者,她从来就没有想失去舌头,更不想以这种方式出名。
三个角色的人生让我联想到,我们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两个特征:
首先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时常在变化。
我们这一生会有各式各样的经历和体验,有的是主动的,而有的是被动的。我们眼中的世界,时常随着这些经历和体验而在变化着。
作家的作品早中晚期都不相同,背后就与他的经历导致的看待世界的角度差异有关。而士别三日让你刮目相看,也是因为他经历了什么你所不曾经历的事情。
其次,它不代表那个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它只是这个世界的一个投影。
想起苏轼和法印佛与牛粪的经典段子的寓意:心中有佛,你所见即佛,心中有粪,所见皆粪。
话糙理不糙,我所理解今日不少商业世界的荒诞与古怪,均因为很多人意识不到,自己眼中的世界也许有一定局限,并不是客观的世界。
如果你没有一个合适的看待世界的包容心和自省心的话,你时常会感到或焦虑或麻木。解决之道,有人告诉你要臣服于世界,要去试图理解世界的客观面目,而非一个角度,世界没错,只有你错;有人告诉你,要克服这个世界,要追求自己眼中的世界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不能轻易妥协,更不能轻易变心。
我觉得,就像理性与感性可以共存一般,臣服与克服也并不存在矛盾。臣服于真实世界的理性面目,去克服那些对于世界投影角度问题产生的误解,偏差和执念。而且缺一不可,只臣服不克服就成了社会油子,一味克服从不臣服就变成了社会妄人。
然而这并不容易做到,或者说,你总会遇到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儿打你一个措手不及,臣服也憋屈,克服更没能力实现。
可这又怎么样呢?这不就是活着的意义吗,我们人类从生物进化到高等生物,赋予了太多人为的意义,政治正确和模式模型,时常就会忽略,活着就是最大的意义,七年细胞全换一遍的你其实本质就是个动物。
也许别那么在意生活的残酷,生活就不残酷了,不仅仅不残酷,还好玩极了。
《盖普眼中的世界》最后一章讲述了书中每个出场人物的最后下场,有的吃橄榄噎死了,有的游泳被暗流冲走,有的喝冰水血管爆裂而死,有的则最终死于自己所研究的癌症。看到这一段时,我时常想起高晓松说他不愿意再过一遍自己的人生,因为已经足够精彩而相对顺遂,如果再来一遍的话,任何一个变量的微小改变掀起的蝴蝶效应也许都足以让你来一个“惊喜”或“惊吓”。
约翰欧文对这本书有野心,他希望通过这本书和世界谈谈,贯穿盖普一生的这本巨作最后的一句话透出了谈谈后的结论:
“在盖普眼中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末期病人。”
仔细咂摸,这可能是对待生命最阳光的态度之一了,无分别,不期待,也许才能体味世界的本真面目。
你眼中的世界什么样儿?
126/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心无旁骛。
作者格雷,一名追求良质的舌尖圈外企中层职人,一名热爱文学的故事控咖啡馆作家,领英专栏作家。个人微信公众号“格雷札记”(id:Book_Movie_Musi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