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素 问简友广场心理
《素问》——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素问》——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作者: 小子止一 | 来源:发表于2024-01-11 12:16 被阅读0次

    【原文】

    黄帝问曰:人有重身九月而瘖1,此为何也?岐伯对曰:胞之络脉绝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无治也,当十月复。《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所谓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镵石也;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

    帝曰:病胁下满气逆,二三岁不已,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积2,此不妨于食,不可灸刺,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帝曰:人有身体髀股骼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涩之病也。

    帝曰:人有尺脉数甚,筋急而见,此为何病?岐伯曰:此所谓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见,则病甚。帝曰: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此安得之?名为何病?岐伯曰: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齿亦痛,病名曰厥逆。帝曰:善。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帝曰:有病口苦取阳陵泉,口苦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治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帝曰:有癃者,一日数十溲,此不足也;身热如炭,颈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气逆,此有余也;太阴脉微细如发者,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为何病?

    岐伯曰:病在太阴,其盛在胃,颇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谓得五有余二不足也。帝曰:何谓五有余二不足?岐伯曰:所谓五有余者,五病之气有余也。二不足者,亦病气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余,内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帝曰:人生而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

    帝曰:有病然如有水状,切其脉大紧,身无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为何病?岐伯曰:病生在肾,名为肾风。肾风而不能食,善惊,惊已,心气痿者死。帝曰:善。

    【注释】

    1、人有重身九月而瘖:妇女怀孕九个月时,声音嘶哑,不能说话。这是因为胞中的络脉被胎儿压迫、少阴肾脉断绝所致。待十月分娩之后,自然就会好转痊愈。

    2、息积:胁下胀满,气逆喘促,饮食正常,属于肌肉腠理气血淤积所致,治之道在于活血化瘀,施以扶按导引之法,辅之以毒药却邪化瘀,合内外之力,络通经疏而已。

    止一箴言

    1、奇病者,不以常理度之者也。或因于物,或因于孕,或因于积,或因于逆,或因于志,若此种种,需因其人,察其形,体其情,酌情而治,和阴阳,调虚实,内外兼施,和一而已。

    2、病之为奇者,非其奇也,稀也。天地万物皆源于道,皆遵循于道,奇者,非常之道也。故其治之,亦以奇治。

    3、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益不足。”医家曰:“医之道,泄有余,补不足。盛则泄,虚则补。”《刺法》曰:“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然后调之。”“损不足,益有余。”逆也,阴逆则伤其本,阳逆则消其形,阴阳皆逆,则内外皆损,形神不舍,死不治。

    参考书目

    1、李志敏 主编:《黄帝内经》,京华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2、【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译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3、【春秋】老子 著,止一 解读:《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4、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素问》—— 第四十七篇 奇病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oe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