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作品,文责自负。
没有人会喜欢一个没有人情味儿的人。
早上,外面下着倾盆大雨,父亲拿上雨伞,穿上雨鞋,一如既往的出门了。胡同里泥泞的路上,父亲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
大姑近日做了手术,父亲让我顺便捎点东西给送过去。医院里来来往往的人,三五结伴,陪伴着病人做检查,拿药。我穿过人群,细细地数着房间号,看了305房间。我透过病房的门,看到了躺在床上的大姑,确定了就是这个房间。
打开房门,一个小姑娘正在厕所洗衣服。大姑看到了我,赶紧招呼我坐下。我没有多问,询问了大姑的身体状况,把父亲交待的事情完成,就去上班了。
(一)过年
很快,到了年根底下。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过年,在外地打工的都回村了,村里的老年人脸上各个溢满了笑容。
我好奇地问父亲,大姑父和姐姐怎么还不回来,马上过年了。父亲放下手里的活儿,搓搓手,又拿起铁锹,说了句,今年大姑在我们家过年。我傻傻地站在原地,没有追问,只是觉得父亲心里有疙瘩,看着他锄地,我似乎在等着他说下一句话。
母亲招呼我过去,拍了拍我身上的土,说:“你姑父过年不回来,说那边工作忙。你姐姐说是学校有课题,过了初五才回来。你别去问你爸了,他心里不痛快。”
果真,除夕夜,大姑来我家过年。她买了好多东西,拿来给我们吃。父亲笑嘻嘻地说买这么多东西干啥,大姑说来我家过年应该的,说是给大姑父和姐姐过年买的,都给他们邮寄过去了,顺便就买了这点东西。
姐姐是初五回来的,她回来后,大姑没有去上班,而是在家陪着她,给她做饭洗衣服,无微不至的照顾。不过她没过几天就走了,说是学校课业忙。
大姑父给大姑邮寄回来一个手机,说是过年了,换一个新手机。大姑拿着新手机,逢人就开始炫耀手机,说是自己老头儿给买的,可贵可贵了。村里的人都知道她有了新手机,见到她就像见到“祥林嫂”。
小明给我打电话说他找了女朋友,趁着过年让我认识认识,打算过了年就结婚。小明是我一个比较好的兄弟,他的女朋友我是肯定要见的啊。我们约在了熟悉的饭店,看见他女朋友的那一瞬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瘦瘦高高的一个小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我一直盯着她看,脑海里努力地回想着见过她的情形,可是就是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了。
小明把手在我眼前晃了晃,说:“嘿,兄弟,别看了,咋,你要娶回去当媳妇不成,这可是我媳妇啊。”
“没有,没有,我只是看她面熟,不知在哪里见过。想不起来了。”我回过神,赶紧圆场,生怕他误会。
“曹姐当时住院,是我去照顾她的。我叫小丽。”小丽自己介绍了一下,我瞬间想起来了。
“哦哦,我想起来了,我当时去的时候,你在洗衣服。你好,我叫曹小超,是曹姐的侄子。”我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了后脑勺,伸手要去跟她握手,小明竟然把我的手握住了。
“你们既然认识,那不用我介绍了,但是握手就跟我握吧。”我们相视笑了起来。
(二)参加婚礼
这天,小明给我打电话说他下个月初五要结婚,邀请我去参加婚礼。我很高兴的答应了,他们两个这么快就要结婚了。欢喜的同时我想到了大姑,心想,大姑和小丽的关系那么好,肯定也会去的,等到那天我开车,我们两个一起去,多热闹。
最近,父亲回来的晚了,九点十点多钟才回来。母亲总是叨叨他,怎么回来这么晚,他总是回答说别管。每天为了这件不知原因的事情生气,我看在眼里,想去劝说,但又不知如何缘由,很是苦恼。
我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问了缘由。父亲说,大姑最近工作忙,每天回来的晚,他总是等到大姑进了家门才往回走,但是又不想母亲担心。父亲坐在沙发上,疲惫地搓了搓脸,搓红的脸上两只困倦的眼睛在努力地工作。看着疲倦的父亲,我提出这几天由我去大姑家,但是父亲拒绝了。我把情况说给母亲听,两个人的误会解除了。
转眼,小明结婚的日子到了,可是由于最近大姑比较忙,我也没有去打扰她,想着在婚礼上肯定能看见她。
小明的婚礼是我梦想中的样子,美丽的新娘,帅气的新郎,看着一对新人结成连理,我多么希望站在台上的新郎是我啊。飘忽的思维在礼台上转了一圈,又回来了。等我反应过来,看到的是满座的宾客,根本无法辨别出哪个是大姑。我只有努力干饭了,吃饱了再说。
婚宴果然名不虚传,吃的我满嘴流油,我拿起纸巾擦着嘴,往门外走。
小明和他的新娘小丽站在门口送宾客,我不知哪根筋儿不对了,随口问:“小丽,我大姑呢?我和他一起走。”
小丽楞了一下,说:“她没来,说工作忙。”
我竟然有点不好意思了,赶紧溜走。
我有点不可相信,她竟然没来。满脑子都是在想,她为什么没有来。工作再忙,也得来参加小丽的婚礼,毕竟人一生中只有一次的婚礼。
但是,从小丽的神态来看,她似乎已经不再这些,只管沉浸在自己的喜悦中。
回到家,我很不可思议地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母亲,母亲的回答是大姑就是这样的人,什么事情都拿钱说话,除了她家闺女,其他人都是没有感情的。
我有点不敢相信,心里很乱,这和我平时见到的大姑不一样。
我反驳说道:“可是当初她做手术的时候,她家闺女并没有来照顾她,是小丽没有黑夜没有白天的照顾她,跟她没有任何的亲情关系。我不相信大姑是这样的人。”我有点按奈不住我内心的怒火,说话的声音很大。母亲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我接着说:“小丽不是大姑介绍给小明的吗?你看大姑还是挺好的。”
“不是,小明和小丽是朋友介绍的,哪里她介绍的。”
听见母亲这么说,大姑在我心目中的好感又降低了一度。我一直以为,小丽是她介绍给小明的,都是一个村里的,小丽那么好的姑娘,肯定是给她找个好婆家。
(三)礼钱
一段时间后,小明说他最近不方便出来跟我玩儿,小丽怀孕了,孕吐很严重,他需要在家照顾她。
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儿还是过不去,我特意去找大姑说这件事情,因为我不相信她是没有人情味儿的。
大姑听后,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只说了句,真好,恭喜她了。没有过多的话语,没有问来龙去脉。
我的心彻底的沉下来了,即使我不相信这是真的,但是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
我买了些水果和牛奶,还有一些孕妇能吃的食物,去了小明家。也不知是因为我和小明的兄弟关系,还是为了帮大姑还这个人情,我去看望一下小丽是应该的。
我一个大男人看望孕妇也是很不方便,何况小丽还不舒服,我只是稍微寒暄了几句,便打招呼要走了。村里的小院很大,我走出屋子,下来楼梯,才是小院。
“她侄子倒是不错的人,还知道来看看我,她就不行了,以为给了三千块钱的礼钱,我照顾她的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啊。”
“别说了,还没走远呢。”小明急忙打断她的话。
我能听出小丽语气中带着抱怨。
系上安全带,按下手刹,我和汽车奔跑在马路上。车窗开的很大,我的头发跟随着汽车的方向一直跳舞。我的脑袋更加的清醒了,小丽就是她当时顾来的一个护工,工钱就是小丽结婚时给的礼钱。
姐姐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大姑只是定时给她打生活费。妈妈说大姑从小就特别溺爱姐姐,没有为生活担忧过,大姑做手术时,也只是打了个电话,大姑觉得她还是个孩子,不能见这种“大场面”。至于姑父,常年定居外地,不操心任何事情。
父亲总是感叹,大姑一家子过的这是什么日子,三个人分居三个地方,家不像家。他觉得大姑一个人孤零零的,总是叫她来吃饭。每次来吃饭,夸闺女学习好自然是不会落下的,说闺女有出息,毕业了就能出国啦。我们总是笑嘻嘻地听着,不会反驳她。
大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黑色的头发已经掩盖不住藏在里面成片的白头发。她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从骑车速度和姿势能看出来,她已经不再年轻。但是,她依旧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再干几年。
明年,姐姐就要出国了,说是要在那边定居。
大姑年轻时是单位的领导,来家的人也多,但是近几年来大姑家拜访的人越来越少。
只有父亲每天站在大姑家门口,远远地看着她上班下班。
看到大姑平安,父亲也就放心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