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精神分析学创始人。在1923年出版了弗洛伊德最后一篇重要著作《自我与本我》,书中提出的观点被公认为是对人心理做出革命性的创新描述。其中的观点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想真正的自己应该是什么样子?又该如何去做自己。可是,往往这个答案我总想从他人那里得到。我们可能都不曾真正地了解自己,甚至会有种感觉别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这是真的吗?而本书的作者弗洛伊德对人的心理做出了革命性的创新描述,那就是“本我”与“自我”。
一、爱与催眠
在恋爱中,总是会出现许多极端的现象。像是在恋爱中经常发生pua事件,许多人常常难以理解为什么当事人遭到对象精神打压,却还要在被人进行谴责对方时依旧为对方找补。这被定义为“需求过剩”,即让喜爱的对象在某种程度上被免于苛责,并高度评价对方的所有特点。
这种情况并不是只发生在恋爱中,而是在情感层面上都会发生,在互联网上这种情况最常见于所谓“饭圈”这一领域。“饭圈”并不是仅限在娱乐圈的现象,而是覆盖于各个圈子,可以说只要是进行商业化就不可避免这一类群体。究其原因,这是因为在爱中,大部分自恋的力量都涌到了对方身上,对象就是难以实现的理想自我。因为对方足够完美所以被人所爱,这种完美一般人是达不到的,所以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满足自己的自恋欲望。这也就是在偶像遭受非议时,粉丝们会产生“需求过剩”的表现。
在沉迷于“爱”的粉丝自我变得越来越谦虚,显得越来越清心寡欲,而他们的偶像变得越来越不可指染。在过去的2021年中,我们在网上看见大量明星因逾越道德底线“塌房”时,部分粉丝反而不认为是明星的错误,反而研究出一套受害者言论为偶像叫苦,仿佛这些“gegejiejie”们代孕、强奸、嫖娼都是被恶人的奸计陷害。换句话说,偶像已经将自我吞并,理想自我完全失去了它的功能,它本该实行批评的义务,这时却变得默不作声了。
这一切都归纳为理想自我的位置被偶像取代,爱变得盲目,成为一种近似催眠的爱。人在深爱的对象面前,都会表现出顺服和丧失批判力的一面,这一切以丧失主动性为代价。这是偶像所做的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使他们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狂热粉丝”。
二、“群体精神”来源于原始的忌妒
书中举过一个例子:在某位男歌手或男钢琴家表演结束后,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粉丝冲上舞台,他们只是像一个统一的群体一样,用群体行动向自己崇拜的人致敬。如果有机会瓜分他的头发作为装饰,他们肯定会更加兴奋。
实际上他们是相互嫉妒的,我们可以从现代社会的追星找到许多的影子。粉丝们因为没有实现爱欲目标的机会,所以索性放弃最初的想法。本应该是情敌的他们,现在因为对同一个对象的爱,完成了相互认同。
书中提到,社会中出现的“群体精神”来源于原始的忌妒。没有人能够鹤立鸡群,不管贫穷还是富贵,大家都是一样的。所谓社会公平,指的就是一个人得不到的那些东西,其他人也应该放弃,或者不能对此提出要求。
三、群居欲望
“群体的心理活动与儿童和野人的心理水准基本持平,已经退化到了一个早期阶段。”书中对勒庞总结出的群体特征进行了总结。
在生活中,群体霸凌是常见的事情,例如职场霸凌、校园霸凌等。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参与其中的人并非与受害者有交集,他们之所以选择如此,是因为他们如果不跟随大多数人,就会被大多数人排斥。这是典型的群体心理表现,有由群居欲望引起的。我们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虽然一些人不参与霸凌事件,但大部分人都选择对霸凌事件视而不见,极少数人敢于挺身而出,同时这一风气也会助长霸凌者的气焰。书中做出解释:正是因为每个人都受控于群体心理,阶级偏见、种族霸凌、公共意见等都是它的表现方式。不是只有领导者才能对他人施加暗示性影响,每个人都能对他人施加影响,这也使得依赖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书中对于心理学进行了科学的研究,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可以说,书中的观点与见解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放在现代来看也对人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稍有一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但并不影响观看。
这本书具有十分大的文学价值和富含极深的哲学。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了解他人、了解社会,重新审视社会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