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坚持每天写文章,这是我每天一篇的第106篇,文章以“读书分享”、“育儿笔记”为主,记录自己以及孩子的成长。
1998年,在一间简陋的教室里,语文老师对着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朗读一篇满分作文。那一刻,一个小女孩面前仿佛出现了一道光,脑海里升起“我也要写好作文”的强烈念头。从此,她对语文学科的热爱被点燃,期待着上每一堂语文课,喜欢着每一个教过她的语文老师,爱上了阅读。
高中时,她的作文常被老师夸奖,同学称她为“才女”,语文是她唯一拿得出手、有点自信的学科。但她并没有朝着预想的方向发展,成为她梦想的作家,也没有靠文字去工作。是什么阻碍了她的发展呢?
这个小女孩是我自己。如果是一年前,我一定不假思索的说,是因为看到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不自信、害怕了,而且作家这条路太难走。但现在我会说,那些只是表象,真正的阻碍我的,是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
举个例子,你就会明白为什么说是思维模式阻碍了我。
我的英语很烂,很讨厌英语,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初一时英语学得很好,也很有兴趣,因为刚接触,老师又很年轻漂亮。初二,分到一个后来被誉为全年级最差的班级,英语老师自己的发音都不标准。最主要的是,在那样的班级里,不用努力,成绩总能排在前三名。初三,进入了两个快班之一,才发现自己的英语学得一塌糊涂,语法知识没有一个是清晰的,这时候就开始讨厌英语了,也产生了自卑心里,认为自己就是学不好了。后来哪怕用尽了力气,英语成绩最多就是个及格,大学勉勉强强考过四级。因为英语烂,我对着自己特别想考的《古代文学》研究生,望而怯步,连报名都不敢。现在提到英语,依然觉得是恶梦。
这和思维有什么关系?一年前,堂弟妹说起自己哪科不好,是因为碰到的老师不好,不喜欢,我特别有认同感,觉得自己英语不好就是因为初二重要的时候没有遇到好老师。这是我们现在很多孩子依然会大量提到的原因,当然我不否认老师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去看,这其中最根本的是自己的思维模式。
在初二时,我因为不用努力,成绩依然可以排在班级前三,这时候我所关注的东西不是自己的成长,而是和别人的比较,我只关注自己在班级的排名,而不是自己的学科每次有没有进步,哪怕是刚及格的分数也很好,反正是前三名嘛!我出现了对标心里,并且是和差的人来对标。到后来发现落后了,我可能努力过,但没有成功,于是我认定我是学不好英语了,放弃了。这样认为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才是真正的让我英语没有学好的原因。
这样的思维叫做固定型思维,正是因为认为才能不变,所以在我意识到别人在语文、写作方面比自己不知道厉害多少时,我就害怕了,不敢去尝试了。在后来的工作里,这样的思维同样阻碍着我,当我在某方面努力了一段时间没有成果后,我就会觉得自己在这方面是不行、不适合。
我缺乏成长型思维,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才能基本都是通过努力积累而得来的,并非天赋,就像我之前在语文学科上擅长一样,也是因为热爱和不断积累练习才带来的。
孩子学习不好,其实就是我们缺乏成长型思维,这个我们包括孩子、父母和老师。当孩子学习不好时,我们父母常做的就是贴标签,说他学习就是不行,不是学习的料,老师也常做这样的事,说孩子在这个学科上就是没有天赋,于是孩子自己也就会这样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就是不行,放弃吧!
如果我们拥有成长型思维,应该告诉孩子的是,没有人天生在哪方面有特别突出的天赋,都是后天积累练习出来的。在孩子学习碰到挫折和困难时,我们想的应该是,引导孩子、教会孩子去思考是不是所用的学习方法不对,不适合自己。就像我学习英语一样,在我意识到落后和困难时,如果我的父母和老师有这样的成长思维,告诉我该如何去做的方法,在我努力没有成果后,告诉我也许是用错了方法,让我不断地的去尝试、调整学习方法,在一次次的尝试努力中,我的英语肯定能得到提高,因为这时候我的心里不害怕失败,失败了就再次做调整。
可我们大多数父母,面对孩子学习不好,和我们抱怨不喜欢老师、对学科没有兴趣时,常常说的就是“为什么别人能学好,你就学不好,还不是你不努力”,“为什么别人喜欢,你不喜欢”,要么就是想方设法的给孩子换班级、换老师。实际上,当孩子在和我们讲这样的话时,很多时候并不是他对这个学科真的没有兴趣,真的不喜欢这个老师,而是他在这方面遭受到了挫折和打击,他认为自己学不好了,他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去学好,所以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告诉他如何做的方法。哪怕我们不知道什么方法适合他,我们应该做的也是告诉他,应该找方法,陪着他、鼓励他做尝试,不断地的调整,找到更适合他的方法。在这样尝试的过程中,他就是在积累,他知道自己是可以有方法去学会的,等他取得一定进步和成绩时,你就会发现,他对于这个学科有了自信,也就会慢慢喜欢上这个学科。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你的孩子学习不好,不是因为他蠢、他笨,天生就如此,而是缺乏成长型思维,缺乏积累。人生是一条长远的路,父母应该把眼光放远,也许你的孩子现在学习很不好,不要放弃,告诉他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陪他一起找方法、不断积累,他的改变和进步便指日可待。有多少小学、初中成绩不好,到高中很好的孩子;有多少高三前还很烂,到高三因为正确地方法,正确地的鼓励,加上正确地的方法,一年考上名牌大学;有多少,即便考的大学很烂,后来读研、读博……人的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通过努力培养的,我们要始终相信这一点,这会让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各个阶段不同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