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哲人说过:“人是一团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痛苦;欲望一旦满足就无聊,生命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我直到今天才发现这个真相。正如我在最近的学习与生活中领悟到的:其实人生是无意义的,大约发现了人生的无意义,然后活着的每一天每一秒才有了意义的律动。
我最近特别喜欢“律动”这个词语,律动是心脏跳动的节奏,是我在跑步时的节奏,是我在读书时的节奏,我甚至也尝试把这种节奏带进我的咨询中。我知道人是需要思考的,思考如何学习,思考如何生活,思考如何生存,思考如何意义,但意义本身是无法思考的,它更需要真切的体验。
怎么才能精彩有意义的活一生呢?
一个朋友说:“人有一死,死之前就想如何好好活一生。”
可是我想说,这世界上有一种人,他刚刚从生活的绝望中走出来,转头遇到一场车祸死了,精彩怎么解释。这世界上也有一种人,像我父亲,他一辈子也没有努力过,算是自了汉的一生,可是他周围人有的他都有,甚至他比周围的人拥有的还多,那么他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吗?!而我的前半生,我喜欢玩各种刺激,甚至在狂风大雨的夜里去爬铜鼓岭海岸礁石,差点儿命丧黄泉命悬一线。甚至,跟着大姐大去喝酒,发了酒疯,闹了矛盾,被扔在高速公路上,幸运的好大哥解救,又侥幸活了过来。那时候内心里有一种巨大的冲突,不惜用生命的代价去反抗这种冲突,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种行为是有意义的吗?自从我自己有了一些成长,受到“心”的驱动,把酒都戒了,深深的感受到那种酒精带来的释放感比跑步带来的愉悦感真的不在一个量级上。我太喜欢跑步了,简直是上瘾。这个跑步就比喝大酒更精彩,更有意义吗?
我觉得生命大系统是一种建构,怎么活都精彩,怎么死都释然。喝酒与跑步,好像是每个阶段不同的需求,都是精彩的,都是有意义的。就像我现在每一天都在像跑步一样律动着去写文章,去学习,去咨询,乐此不疲,这好像是有意义的,是精彩的。而我的父亲,他当然曾经也被爷爷期望过,被他妻子期望过,也被作为儿子的我期望过,可是他也并没有被期望有过半点的改变,他还是醉心于睡在他吱吱呀呀的床上,他用他全部的一生抵御内心的某种冲突吗?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我其实并不能枉加揣测。
每个人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是建构出来的;每个人也都是无意义的,你能说马云赚了那么多的小目标就一定是比我父亲的无为更有意义的吗?每个人都是生命大系统的一部分,相互纠缠,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补偿,每个人都不能例外。
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拯救世人的职业,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种可以拯救他人的职业,医生难道不是通过服务病人来以此谋生来养活自己吗?我们对这个世界是无力的,因为我们处在这个生命大系统中,我们是系统的一员,怎么改变这个系统呢?!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我们通过不断改变自己获得生命大系统里面生存的资格,如此而已。
我想那些相对比较成功的人,那些相对活得精彩的人,那些相对活得幸福的人,大概就是掌握了这个生命大系统的规律,就是用心选择,用心生活,用心跟系统连接。
然后既然了然了自己无法拯救他人,这个规律当然也适用于别人也无法拯救自己,所以我开始尝试在精神层面自给自足了,我开始理解自己对别人来说不再那么重要,别人对我也来说也不再那么重要。像我体会到的这颗“心”一样,它先律动着,它先自己玩耍着,它先呆在一个比较舒适的地方,只是它被需要的时候,他才“心动”,只是它需要连接的时候它才“心”动,如此,足矣。
我想对那个了然了生命的精彩,然后被车祸夺去生命的灵魂说:“你是生命大系统的一员,你做了你应有的贡献,你的人生是 有意义的”;我想对那个长期睡在吱吱呀呀的床上的父亲说:“你是生命大系统的一员,你没有读过别人逼迫的人生,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我想对那个曾经憎恨父亲不已的我自己说:“你在那样苦难的家庭活了下来,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救赎了你自己,你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生活的路有多远,我们不知道,有人长途跋涉,却也郁郁寡欢,有人短途绮丽,却啧啧生辉;生活的路上会遇到什么,我们不知道,有人贵人相助,能平步青云,有人运气不佳,却也坚强生活;生活的驱动力是什么,认知决定情绪,情绪驱动行为,可是情绪趋于平静之后,如何驱动这聊无意义的人生?
心动。
经验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情绪,情绪驱动行为,而经验的源头是有感官建构的,感官的构建何来?是心动,即心理是脑的机能,这是生命系统的本源;心不动,脑的机能就坏掉了,就无法产生感官体验的建构。
生命是一个大系统,系统自有系统的动能,我们无法改变系统整体的势能,但觉察自己,回到心动,回到系统的本源上来,是可以成为系统里面那个怡然自得的人——我对自己是满意的,我不需要受到来自系统其他方面的压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