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神经症现象之三:失 眠(续)
二、怎样应对失眠
既然失眠不是病,就谈不上要治它。若把失眠看成病,理解失眠的真相本身就是治疗。
从前面分析来看,自然也清楚了一些应对失眠的办法。一个人害怕或恐惧什么,都可以从他恐惧的对象身上找到他真正的“病根”。比如,对癌症的恐惧从心理根源上说是对死亡的本能恐惧,也是对绝对健康的渴望。治疗这类恐惧的根本,是放弃对绝对健康需求的幻想,接受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的想法。
我想起一个治疗失眠的故事,说某人患失眠10余年,找到一位治失眠的专家,专家告诉他:“要根治你的失眠,你必须听我的,能做到吗?”患者很高兴:“只要能根治,我一万个听你的。”专家说:“今晚开始连续3天,你必须做到不能睡着。”第二天患者找到专家说:“医生,我让你失望了,昨晚我喝了浓茶都不行,还是睡着了”。尽管这是个笑话故事,但它反映了信念所具有的动力与催眠效应。
如果人们感兴趣,可以观察那些诉苦“失眠好几年,失眠10几年20年”的人,他们个个其实都是身体很棒的人(不信去医院检查就知他们绝对没病);他们的精力其实很旺盛(不信观察他们说话、做事、什么都操心的热情就知)。能够坚持失眠10几年20年还那么有精力那么健在,这本身就说明失眠者比谁的身体都健康呵。
如果你恐惧失眠,你需要检视“失眠”对你的含义是什么?
失眠可能对你仅仅是一种提示:你是一个生命力旺盛、潜在能力大的人,你并不需原来那样多的睡眠。那么,你需要明智地接受现在的睡眠时间。
失眠或许暗示你目前的神经处兴奋状,只是你把热情转移到了对睡眠的关注,你失去睡眠的同时也失去了生命创造力。那么,你要考虑是否把这些精力和兴趣投注到其他领域。
失眠可能是你生命激情的象征,可你无意识压抑了某种激情。象征提醒你,不该深究失眠与健康的关系,而该考虑体现你生命价值的事情是什么?提醒你检视自己,该如何运用你的力量?该实现你哪些需要,以释放你生命的激情?
失眠也一定意味着,你生活中有未解决好的要事存在,或者有未了结的重要情结存在。那么,你需要实际地去完成事情,或者你需要将潜在的情结意识化,从而解决过去留下的伤痛、哀怨、遗憾、悔恨之类的未了事情。
失眠可能在提醒,你存在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你可以选择改善某些个性特点,可以学习有效思维和选择改变某些观念,或尝试接受新的观念。比如,你可以重新看待你的睡眠“每天只需要5个小时”,或者你设定“原来睡多了,现在要把失去的时间捡回来”,或者认定“少睡是脑力充沛的表现,我需将这份力量用于外界”。有位哲人不是说过“如果每天少睡2小时,你就多活了10年”吗?
失眠更说明是因你对它的态度不好。失眠本是睡眠偶尔出现的顽皮,是我们睡眠的一个朋友,可你不够朋友,你看它就像是看一枚危险炸弹,或是害人恶魔;你对它就像对待敌人,想尽办法要排除它消灭它。它本来没有力量也并不可怕,是你竖它为敌,或是你对它过度关心而强化了它的力量,它才顽固地纠缠你。所以你需要考虑,是否应好好地善待失眠,不与它对抗。即不排斥它,不恨它,不抱怨它,也即是坦然接受它,让它存在,与它和平共处。有位德国心理学家在《疾病的希望》中说得好:“疾病是生命的一种状态,生病属于健康,就像死亡属于生命一样。疾病是人类的朋友,而不是人类的敌人”。不可否认,某种疾病的好转或痊愈,很大程度是取决于病人对疾病所持的观念和态度的。
睡眠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失眠也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你与自己的某部分为敌,不外是自己跟自己作对。如果失眠是你制造的敌人给你带来了痛苦,那么解除痛苦的最好办法是:与失眠化敌为友,你不斗它,它也不会找你麻烦。想要不失眠,就要舍得放弃——对失眠的关注,这叫不为而为之。
人与睡眠的协调,有赖于人们是否愿意改变对失眠、疾病等方面的观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