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废是糖,甜到忧伤”,“生命不息,躺尸不止”
继去年“葛优躺”之后,“丧文化”开始流行,丧文化”的受众通常是的是90后的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颓唐麻木,无强烈的个人意识,它的文化佐证前者有“葛优躺”,后者有四肢的咸鱼和各类漂洋过海来的新形象,无不例外都在传递“我是个废物”信息。
它就像病毒一样扩散开来,当然这里仅仅强调病毒的覆盖力强,受众广。
至于是好是坏从来都不是绝对的,就像颇受争议的“人工智能”,要衡量一件事物的好坏,从来都不是乌合之众的群体妄断,无意识的猜想。
不同于二战德国海森堡的原子弹事件,因为海森堡的失误导致没有造成原子弹,没有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伤害,这件事情对于人类自身来说绝对是好的。
嘿,今天的你看起来有点“丧”丧”是带着假象的具象存在,要想衡量它,就必须要把它放在时间的尺度上,这个时间必须着重是在未来时,它必须是在与各种因素经过长期反复的博弈之后带来的或好或坏的结果。
“丧”更多的是现在我们的一种常态,它并不是什么隐晦不可说的东西,就如吃饭睡觉一样,是正常的生活模式,更多的表达的是我们在某个时段的确切感受,而这些感受通常都是源于很小的可控的一类事情。
嘿,今天的你看起来有点“丧”我们对这类事情的重复出现表现出“丧”,因为它没有在我们设定的能力范围内被解决,由此产生的紊乱的官能感,同时,我们开始提升自己的状态达到能解决它的一种状态,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是更好的自己,因为你在提升自己的状态时,完成了“三观”的重塑,也使社会的既有价值观得到升,不妨说“丧”是让你从“不那么好”到“更好”阶梯,攀登阶梯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阶梯永远指向的是未来,永远是走向那个更好的你,它在未来的时态中是良性的。
一天一小“丧”又有什么要紧呢,至少在走向有着更好的可能之前我们有更充分的留白,只要是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