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能看到自己的后脑勺”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视野上的盲区,但也告诉我们思维盲区也一直在影响我们。有些时候处理学生违纪,学生似乎还觉得很委屈,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当我告诉他们还有许多更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才会心的点点头。短暂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不够使他们无法做出更重要的更好的思维判断与选择。
有时候班主任老师万般无奈的告诉我,他班那几个学生已经无药可救了,他已经无计可施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多次找学生谈话,也多次严格要求,甚至为此大发脾气,但都不见效。我告诉他不要灰心,其实还有很多办法没有试过,只是你还没有想到。因为一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他所能够想到的办法也是有限的。
有时候因为班上的成绩不够理想,有老师向我诉苦说已经尽力了。我想确实很多老师在态度上兢兢业业,爱岗敬业默默付出,专业也是深厚的。但在学科的专业上是不是真的已经做到了足够深的地步,是不是你的讲解能够触动到学生的内心,能否有更多的提升与方法的改变?有时候过分的自我满足也许就是一种固步自封。
其实我要说的就是每个人都会有思维的盲区,只是或大或小的区别罢了。造成思维盲区的原因,有思维水平方面的原因,也有思维方法方面的原因,也可以是经历与知识的不够。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思维的固化封闭,思考问题的狭隘、偏激甚至愚昧可怜,处理问题僵化,不合时宜。
我记得我曾经接待过一个家长,是一个公司老总,他事业有成,在对待他孩子的教育上,极度自信果决而又偏执、固执,总觉得孩子只有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是正确的。我与他沟通都无法进行下去,似乎他是一个成功的思想教育家,却无法认识到自己也许在把经商的成功经验套用到教育上,真正对教育并没有深入的理解,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所以就走向了偏激,结果当然也就可能不如人意。
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我想我们首先要有一种敬畏之心。对任何事情处理与认识都应经过深思熟虑,尤其是对于自己一知半解或未涉及的领域,一定要保持足够的克制与谨慎。第二是要有一种谦虚之心,学会倾听,注意听取他人意见、向他人学习。第三是要有一颗学习之心。既需要在自己的工作领域不断钻研学习,走向深刻,也需要不断的向不同的领域涉猎,广博群书,开阔自己的视野。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有时候要学会跳出自己的小圈子,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正如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你绝对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与收获。同时从中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做任何事情应该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从长远看才可能是最完美的解决办法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