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散文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作者: 半亩人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21:21 被阅读152次

躺在床上看完的《我们仨》,用时三天。早在初中时就听说这本书,却从没翻过它,好在清明节至,我得以有闲暇阅读,但书架上的专业书籍早已让我乏味,这才想起前几日在隔壁宿舍瞅见的《我们仨》,便借来翻翻,谁知我一翻就舍不得搁下了。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众所周知,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才华横溢,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文研究家,她虽不如钱钟书有名有声,但文学成就却与钱钟书不相上下,她被冠以“靠着丈夫成名的女子”着实委屈,她的价值是靠自己成就的。

如果说《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那么《我们仨》之于杨绛也是同样的。

《我们仨》是一本撰写家庭生活的回忆录,完稿于2003年,杨绛当时已是92岁高龄,而她的至亲女儿和丈夫在前几年相继离世,她悲痛之余用心记录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雨点滴,以此怀念,这就是《我们仨》。

《我们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讲述了自己老年时做的梦,第二部分记录的是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三部分写夫妻二人在国外留学并生下女儿,以及回国以后的辗转生活。

本书没有太多写作技巧的展现,更多的是朴素生活的重现以及浓浓温情的流露,让人倍感真实与温馨。读罢,我所能记住的也只有他们生活中惹人的小细节和他们仨丰满的人物形象,全书皆无大道理可言,却处处让我感怀动心,这或许就是朴素生活的哲学。

关于亲情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杨绛的一生很美满,有爱情,有事业,有家庭,然而最让她感到幸福的仍是他们仨的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住在哪里都可以称作“家”,而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让这个“家”散了,之前那个被称作“家”的寓所也成了客栈,她成了旅途中的人,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虽写作于先生至亲去世四年之后,却不多见其悲伤的笔触,读来仍是满满的幸福感,我喜爱这样的文字,朴素,不事雕琢,只是娓娓道来他们仨生活的趣事和幸福点滴。

知识分子之间的生活交往往往带有高级的意味,但在《我们仨》里能品尝到的只是平凡的生活点滴。

杨绛在书里记录了很多的生活场景,比如他们在牛津和巴黎留学时的生活,大到起居待客,小到柴米油盐,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无二。

他们不爱旅行,更愿花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研究学问,但却爱“探险”,在各个人迹较少的公园里散步聊天,花更多的时间思考,他们说,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

后来,在留学途中,他们有了女儿,杨绛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这个小生命上,这个小生命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无限乐趣,使他们的人生更加的美满而完整。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我们仨》中的女儿圆圆是个什么样的女子呢,她可爱,聪明,有学识,爱自由,敢于担当,是果断的新女性,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在她身上有一种怎么也用不完的活力。

圆圆小时候很讨人喜欢,学习语言特别快,总能得到大家的赞许,长大后工作认真负责,一直是教师队伍里的“尖兵”,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圆圆被下放工厂,吃了很多苦,却也任劳任怨,没犯一点错,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

我感到诧异的是,在他们仨之间,我看不到半点的代际矛盾,他们一直都是相互关爱与宽容。女儿圆圆与钱钟书互称“哥们”,他们仨常一起游戏调皮,俨然是超越了亲情的朋友关系,这是我们常人所无法做到的。

龙应台说,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按理说,任何父母与子女之间总会存在矛盾与互不能理解,但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其乐融融的,哪怕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苦难的那些年,也总是惊现幸福。

女儿关爱父母,在革命小兵的视线下偷偷托人照料父母,为母亲织棉衣,给父亲送糖果,父母疼爱女儿,常写信叮嘱其注意身体,为其牵肠挂肚。他们相互扶持,一起走过了漫长岁月。

们仨在一起就是一个家,一个外人无法进入的大世界。他们仨走散了,这个家也就没有了。

关于爱情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杨绛与钱钟书一见钟情,这是前话,我不多做阐述。我更想讲的是《我们仨》里的爱情,他们是真正实现了“相濡以沫”与“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爱情愿景。杨绛与钱钟书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他们不仅是彼此人生中的伴侣,更是精神伴侣,一起出国留学,一起孝敬父母养大女儿,一起为祖国的事业做贡献。

他们少有争执,更多的是恰到好处的融洽,感情不腻不淡,是彼此人生路上最好的陪伴。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杨绛眼里的钱钟书是闪亮的,高大的,她崇拜这个男人,像仰望启明星一样仰望他,就连他平日里的“笨手拙脚”,满嘴的跑火车与狂傲在她看来都是可爱的,值得玩味的。

钱钟书眼里的杨绛是单纯的,勤劳的,笨拙的,但总的来说也是可爱的,他愿意为了她洗手学做早饭,坐很久的火车赶回家与她团聚,生病时忍住疼痛不让她担心。钱钟书在杨绛面前,像个孩子,家里的大小事不太管,名曰让杨绛做贤妻,生活上很随意,因为他知道有杨绛在,什么都能搞定,他依赖她。

这是两个有趣灵魂的结合,是知识分子之间的爱情,很是干净美好,实在折煞我也。

关于其他

“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去世了,我在心里悼念。看完了《我们仨》,我也就不再为此感到伤心,因为她是回家找她的钟书和圆圆了,他们仨又可以在一起了。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知乎上有个热点问题:如何评价杨绛先生?一个网友评论:“不敢评”,底下有2000多人给他点赞,我深以为然,我这种平庸之辈又岂敢胡说八道呢。

以上是我读《我们仨》的读书笔记,与君共享,也期待与君交流。

相关文章

  • 《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躺在床上看完的《我们仨》,用时三天。早在初中时就听说这本书,却从没翻过它,好在清明节至,我得以有闲暇阅读,但书架上...

  • 完整的婚姻是不把对方当“亲人”

    很多人都无法分辨亲情与爱情,认为爱情到最后就是一种亲情,而亲情也是一种爱情,这是完全错误的。亲情,就是本来就有血缘...

  • 读书记录

    1《我们仨》--扬绛:爱情 亲情 家庭 事业 人生 教育 2《浪矢杂货店》--东野圭吾:心灵治疗 人生困惑 /烦...

  • 爱情与亲情

    是不是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 就没有所谓的爱情

  • 爱情与亲情

    本文灵感来源于爱情保卫战中的小故事 “你到底有完没完!不愿意你可以走啊!”晓峰摔门而出,扔下泪流满面的秋雨。 秋雨...

  • 爱情与亲情

    选择?需不需考虑? 一辈子除了真心对你好的家人,还可能遇到一个真心对待你的男人。 如那桃花掉落,你却希望全部不...

  • 爱情与亲情。

    选择?需不需考虑? 一辈子除了真心对你好的家人,还可能遇到一个真心对待你的男人。 如那桃花掉落,你却希望全部...

  • 爱情与亲情

    选择?需不需考虑? 一辈子除了真心对你好的家人,还可能遇到一个真心对待你的男人。 如那桃花掉落,你却希望全部不...

  • 爱情与亲情

    与家里那位结婚己17年,回顾17年

  • 爱情与亲情

    晚9点回家,在一楼抬头望向5楼的家,餐厅及书房都亮着灯,心里想着,书房里儿子在写作业,餐厅有人吗?大概就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仨》的亲情与爱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of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