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做法律要求以外的事(本人坚决拥护国家宪法等各个法律法规,嘿嘿),要做道德上说得过去的事,要谨记妈妈教育你的事。
我们因为从小都在被教育(虽然你已经忘了,但可以也能听到其他家长这么说)不能这样不要那样,要懂事、要乖,这才出现了这种大方向很和谐的社会。
但是作为“人”来说,为什么会需要这些行为来从小框住我们呢?
其实在这些教育的话语后面总会跟上一句“那样别人才会喜欢你”、“那样你才不会妨碍到别人”。
对了,因为需要在乎“别人”。
我们是群体动物,打小就被告知要懂得合群。
哲学通常无法用来处理具体的问题,因为从哲学角度出发,任何事的发生、任何人的出现都是具有两面性的。
从道德与法律这些人们自己去定义的框架上来看,人这种动物是高级动物,不能和其他动物混为一谈,不能做那些有丧尽天良的事。
这种毋庸置疑的言语,我们每天都在照做,但却没有深度的思考过。其实我们身边处处存在哲学,只是需要多问一句“为什么”。
这不是为了鸡蛋里面挑骨头,而是为了求知、求真。很多人把这称为较真儿,其实是不一样的,因为较真儿有时是不假思索的。
何为天良?如果人就是想要去做自己想做但不能做的事情,比如自己为了想要得到某些东西而去杀人放火、去坑蒙拐骗呢?
如果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人绝对会这样做,这是动物的本性。
你肯定会阻止他并跟他说:“你要考虑到其他人的感受,那些人会很难过,所以你不能这么做。”
但是脱下“人”这个皮囊,作为一个普通动物、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物种,他大可不必非要在乎其他人的感受。
这就像打《王者荣耀》的一种心态一样:我玩得开心就行了,虽然我的内心被要求顾忌我的队友,但是总有人要自顾自的游戏,不是他坑你就是我坑他,既然最终的结局都是游戏失败,还不如让自己开开心心的坑别人。
听起来这是一种十分自私的想法,但是从动物的本质来看,就得这样不择手段的生存下去,你也不能断定它是错误的。虽然不在乎别人这一点并不能作为辩解自私的理由,这本应当在乎的,但是为什么呢?
一只极度饥饿的狮子看到一只奄奄一息的鹿,是该可怜它放它走,还是迅速张开血盆大口呢?答案很明显,它根本不会有任何考虑。
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是情感与思想的结合体,这也导致了你的行为必定有你的动机,每个人做事的动机各不相同,也就很难判断他的对错,本质上就是这样。
在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采用一种被叫做“陪审团”的司法制度,大家可能在以前的TVB电视剧里经常会听到这个词。
说是陪审团,其实它的英文直译意思是“公民审判团”。
就是请来一些与本案毫不相关的、有选举权的普通民众,对嫌犯最终是否有罪进行仅对事实认定的裁决,法官会参考后依据法律做最终裁决,如果最终结果与公民审判团相悖,法官需要给出排除公民审判团结论的理由,也被称为迳为判决。
这里不是为“公民审判团”打广告,但这种不仅仅靠人类创造的冷冰冰的法律来裁决人类的做法,虽然达不到100%的公平,但这是对判断对错的一种尊重。
你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想法,即使生活在这个充满条条框框的世界中,也不要因此桎梏了你的思维。
如果别人不提,你也很难去怀疑一些大家都在信任并且遵从的事,但对其强加一句“为什么”,却没人能肯定的回答上来。
有些事情自己确定无法将其改变,也不要太过在意让自己徒增烦恼。比如全球变暖,都说要从我做起,我也在刻意的节能减排,但地球还是在变暖,原因有很多,不过“雨女无瓜”,做好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就够了。
有人会说不能不在乎,人选择了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应当来在乎别人的感受,但是为什么他在乎别人的感受的同时有人可以不在乎他的感受呢?
“我对它这么好,它就这样报答我?”,这是我们经常抱怨的一句话。更无奈的是,他还真可以那样报答你。不犯法、不违规,且无法上纲上线,只是你俩从此变成表面兄弟罢了,可这人家也不是很在乎。
抛开利益不谈,作为干净纯洁的人类,我们被要求人人遵守道德与法律,但为什么没有要求我们人人都关心他人?因为有些人很自私,还有些人只想关心他们认识的人。如果找不到关心别人的“度”,那么在乎别人的“度”也就无从谈起了。
有没有觉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是颇为无奈吧。
(内个:本文仅讨论“为什么”,而非“凭什么”)
图:海哲
文:还是海哲
我是海哲,在天马行空等待来自浩瀚星空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