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丑丫出生在一个小村庄里。那时候女孩子出生了大多不太讨喜,因为干起活来没有力气,不能成为顶门杠子。丑丫出生肯定不咋讨人欢喜。她其实不丑,只是她认为自己丑,所以她在心里管自己叫“丑丫”。
自生下来开始就因为各种缘故她被寄养在亲戚家,直到快上小学的时候才被接回到自己家。但是她觉得自己依旧是个外人,即使大人对她还都挺好。家里还有两个哥哥都比她大好几岁,她跟他们都不熟,跟村子里的同龄人也不熟,她开始喜欢独来独往的,她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个性。
那个年代的农村还没有幼儿园,直到跨进小学大门的那一天,6岁的丑丫就好像到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她迷上了课堂,她听老师讲课永远是那么入神,老师讲的东西对她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尽管她不爱写作业,但她每一次考试成绩都非常好,这也是她心里唯一的一份慰藉。她带着这份慰藉与孤独在第一所学校上完了五年级。
六年级的时候,因为代课老师不够的原因,他们班要与邻村学校六年级合并为一个班。丑丫他们这个班的所有人都要到邻村去上学,从此丑丫又要多走一段孤独的路。
有一天,她到学校早了一会,教室门还没开。她独自一人坐在教室外面的墙角处看童话,一个瘦瘦高高的男孩子手里拿了一个热腾腾的煮熟的玉米递给她:“给你一半,尝尝,挺甜”。丑丫抬头看了一眼,由于她性格孤僻,不爱交往,以往从来没有人和她主动搭话,所以丑丫愣住了,半天没回过神来。她也不知道如何回应,正在盘算着接还是不接时,男孩子脸上洋溢着真诚善意的微笑,那期盼的眼神仿佛对丑丫说接着啊。丑丫自己都没想到她竟鬼使神差的接到了手上。那半根玉米香甜的味道在丑丫的心里久久地挥之不去,她也尝到了友谊香甜的味道。
自那以后丑丫尝试着打开心门,渐渐地学会跟同学们相处了。时常跟同学们一起上下学,当中就会有他,他们三五成群,很是欢乐。他性格好,学习好,为人谦逊,男女同学都乐意和他交朋友。丑丫作文写的好,字写的很是漂亮。她每写一篇文章他都会来读一下,他问她为什么作文写的那么好,还问她怎么能把字写的那么好看。她向他请教数学难题的解题思路,无论是谁问,他都会耐心地帮着解答。
丑丫认为她现在每天都特别开心。同学们就像一个个小太阳照亮了她的天空,但有时她心里还是会没来由地自卑,这种自卑好像长在她心里。时不时来提醒她。
每年快要过年的时候,学校里流行送贺卡,同学之间你来我往互相赠送。这一年,丑丫也收到了她一生中的第一张贺卡,陆陆续续又收到了其它同学送来的卡片。她必须得回赠他们,礼尚往来才对。因为他经常夸奖丑丫作文写的好,索性丑丫就诚心诚意地写了一小篇赠语在送给他的那张卡片上。
几天后,丑丫渐渐发现他好像有意在疏远他,刚开始她并不在意,时间长了才发现确实如此。丑丫不明所以,但她一直心性独立,虽心里莫名惆怅,却从来不愿主动去追问原因。某天她跟几个同学相伴走在路上,其中离他家比较近的同学说他爸爸因为女同学给他写情书罚他跪,还揍了他。后来班上渐渐地传开了她给他写情书的事迹,丑丫本就内心自卑,她只是知道自己特别真诚地写了祝福语,那些也是她背的一些优美的佳句而已,那么美好的句子怎么能叫做“情书”,再说那两个字又刺耳又难听,但是她百口莫辩。
终于他和她成了陌路。丑丫始终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甚至有的同学背后嘲笑,她更加沉默寡言了。
后来上中学的时候,他们有一次在路上遇到,他和另外一个同学骑着自行车驮着一袋苹果,刚好经过丑丫身边。他停下车对她说:“给你拿几个苹果,刚摘的”。丑丫看都没看他没好气地回答:“我才不吃你的东西”。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样说,看着他骑车远走的身影,她后悔了。还有一回,他不知听谁说她考试没考好,在给同学帮忙的时候遇到了一起,他问她学习怎么会倒退了那么多,她说:“跟你有什么关系”,他一时语塞,她转身后感觉眼睛莫名湿润。
再后来他们不再同一所高中,他就读于重点高中,据说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她在一所普通的高中,她依然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感情就是拥有一个很纯很纯的朋友。她还是那个傻乎乎的丑丫,一点没变。自此,他和她没有任何的联系。
大学毕业的第一年,丑丫嫁为人妇,这时她才懂得了爱情。多年以后,他在遥远的异乡通过微信给丑丫发来他和一个姑娘的婚纱照。她祝福他终于找到了可以让他安心过日子的人。
二十年间从未谋面,也从未主动联系,但他经常出现在丑丫的梦里,她总为不该做这样的梦而感到有所亏欠。直到有一天,新闻里传来了他所在那个城市地震的消息,丑丫发了一条消息过去:你们那边还好吗?晚上十点他打来电话,听着声音好像喝过酒的样子。但是没醉,说话也很有分寸,他们聊着家乡,聊着读的书,聊着去过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他发来消息:不好意思,昨天喝多了。她回:没听出来,倘若今生再也不能见面,平安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