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辩证法简义四十八:无事

《老子》辩证法简义四十八:无事

作者: 一灯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4-29 21:48 被阅读0次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求学在于每天不断增益,在于多多益善,称为博学;悟道在于每天不断减损,在于精益求精,称为明道。在逻辑学方面,一为滨绎,二为归纳。为学是外面的知识,属外求法;为道是内在的智慧,是内求法。

其实,求学与悟道是既相对又统一的,也就是说,“为学”与“为道”是同时进行的,是对立统一的,“为学”是不断把握事物的个性,是一个不断增加规定性或相对性的运动,是从共性到个性的运动;“为道”是不断把握事物的共性,是一个不断减少规定性或相对性的运动,是从个性到共性的运动。

从“为学”到“为道”的运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也体现了从益到损的运动,本质上都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

二、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减损了又减损,一直减损到没有一点主观性的作为。损,损欲,损主观性,这是修身明道的不二门径。后来的庄子称为“坐忘”,即《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可见,“忘”是“损”的一种,再后来的“空”也是“损”的一种,万变不离其中。

没有一点主观性的作为,才能无所不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J道,是从来不主观作为的,没有任何损人利己的目的,也没有任何成见,所以无所不为。所以,作为一个人,无论是修身养性还是治国理政,都要效法大道的无为而无不为。

从事物的运动本质上看,“损之又损”是一个不断“扬弃”的发展过程。

“为”字的造字本义是有目的性的或主观性的劳动、工作和运动。道的运动是“无为”的运动,也就是说宇宙的运动是“无为”的运动,是没有主观性的运动。

劳动(工作)是必须的,这就说“为”是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但要树立为百姓服务的思想,不能单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工作,即“无为”,要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到为百姓(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发展,也就是“为无为”。这样,工作(治国理政)才无往不胜。

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带有主观性的,这本身又是一种客观存在。这就要求,觉悟者与天合一,与道合一,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不断弱化自己的主观性,一言一行都要时刻坚持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要既注重克服自己的主观性、又注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句话,用对立统一的思想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没有不成功的。

三、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事”,古字形像手持权杖插在口的中间,口,表示口角争执,也表示物质的或精神的利益需求。寓意着处理百姓之间的(民间)纠纷和満足或平衡百姓之间需求时,为争执双方主持公道,立场中立,不偏不倚。所以说,“事”也表示各种纠纷与矛盾,而“无事”就可以理解为平衡或调和各种矛盾。

获取天下百姓的拥戴,就要经常坚持无为而治,不怀私心,尽力満足百姓需求,克己为民,不生事端。如此,处无为之事,则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反之,到了事端丛生时,就会失去天下百姓的拥戴。

简而言之,得民心,得天下。有觉悟的领导者克己奉公,不断发展物质文明财富和精神文明财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此,国泰民安,长治久安。

(郑裕波 校注)

相关文章

  • 阴阳、是非、黑白……辩证法

    有人称老子的辩证法为诡辩论,这是中的的。 辩证法混淆真假的能力是巨大的,没有任何问题不能被辩证法完美解决。 “要努...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春秋时期 · 老子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

  • 《道德经》第48章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

  • 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朴素的辩证法。 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道德经.道中包含的辩证哲理》教案

    教学目标:1、通过七章的学习,初步了解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去看待问题,处理事情,提高自己...

  • 也说老子:老子“大”义

    《老子》经文中关于“大”或与其相配的词很多,其中不少地方意旨深邃值得探究,下面仅就老子如何全面地以“大”示道...

  • 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本章为《老子及《道德经》研修感第五章) 提示:本章共包括六个方面 一、对立与统一 二、转化与包含 三、相对与绝对...

  • 《老子》“事无事”——举例 - 草稿

    《老子》“事无事”——举例 一尘提示:《老子*德道经》26章无难,第一句“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这九个字,比较...

  •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里老子不说“以至于无”而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辩证法简义四十八:无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hx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