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女儿学数学的时候我都很抓狂,因为幼儿时期没有方法引导好,现在辅导起来是很艰难的。我一边掐住死颈,一边忍,一边装着面不改色,实际内心已经千疮百孔。我知道她也千疮百孔。
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孩子智力真的很一般。我必须接受这个现实,也必须得接纳孩子这种状态。虽然我不把她和别人比,但是看她小小的人儿就那么自律,一直都那么努力,我还是很心疼的。不过她花在数学的时间也确实不多,学校没要求,她也干脆逃避了数学。这个我也有很大的责任,毕竟陪她学习的时间也太少了,都是她自己干。
在我的观念里,低年级的数学只要会计数,其他的可以在高年级开窍时一下子弄清楚。在我看来,一个人开窍之后,小学的数学可以用一个月时间就能完全掌握。所以我也没有花太多心思在她的数学上面,只是趁着孩子小,让她多储备一些课外知识。但是我发现孩子没有考到理想的分数,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她每次在做数学题的时候,我看得出她是未进入做数学的感觉。在读题方面没有反复推敲,没有深刻去理解题目的意思。看到文字题的时候,她是躺平的状态。
有人说,语文好,数学才好。其实我觉得这两科有关系,但没能构成因果关系。毕竟语文学习的思维方式和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是有所不同的。在教学生涯中,也有很多语文好的学生,数学不好。或者数学好的,语文不好。而且也有的作家他们的语文很好,但是数学是一塌糊涂。比如朱自清、沈从文等,近的作家有韩寒。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应该不会差,但是数学是零分。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这个思考,我发觉只是去阅读,并不能解决理科的学习问题。阅读可以打开视野,储备知识,对文政史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理科的学习相当于实操,单纯靠阅读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要动手,要深刻理解,要反复推敲,要不断演练。在做的过程中形成套路,形成思维习惯,这样孩子做题才能有正确的思考方法。
女儿偏向文科思维,比较敏感,不够理性,意志力也未够坚强。她做数学题时未能做到正确读题,不能正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未能正确形成做题步骤。再加上二年级下册的数学要理解的东西有点多,她理解不过来,然后烦躁、不专心,消极的情绪更阻碍了她对题目的理解。看来这个过程还是得花多点心思引导。
解决方案:每天落实费曼学习,开始练习讲题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