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好文学习简友广场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改行的作家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改行的作家

作者: 鳝堂集庆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07:57 被阅读0次

在凤凰沈从文的墓碑上,写着几句话。正面写的是“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写的是“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正面是沈从文自己写的,可以算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背面的这句话则是他的妻妹张允和写的,把每句的最后一个字连起来,便是”从文让人“。当然这话不是在他死后写的,而是早年对他的一个评价。

我们认识沈从文,很多都是从他的《边城》、《湘西散记》开始的,其实他的艺术人生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部分。

建国前,他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当过大学教员,写了40多本小说和散文;建国后,因为种种原因,改行开始研究文物,有时还客串一下文物讲解员。

他后半生的成就,其实丝毫不亚于前半生的文学创作,写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专业著作。

关于他的改行之谜,历来众说纷纭。用汪曾祺的话来说,就是”逼上梁山“,是他多年被骂的结果。至于为什么被骂,可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

从此中国少了一个作家,但却多了一个文物研究工作者。

人活着有时候就是这么难,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事情。

他的改行也是被逼无奈,但搞文物研究,对文物感兴趣却是他很早就喜欢的一件事。

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年轻的时候当兵,给领导做书记员,整天抄抄写写。

这位领导虽是军人,但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房间里有四五个楠木橱柜,里面有100来轴宋到明清的旧画,还有几十件铜器和一些瓷器,还有十来箱的旧书。

他服务的这位领导以王守仁、曾国藩为榜样,每天治学的时间和治军的时间相等。

因而他的很多时间就是在帮这位领导去整理这些书籍和旧画,慢慢地自己也对这些老东西熟门熟路,摸得门清。

从此,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慢慢萌芽,渐渐地他就开始喜欢上这些古代的东西。

我们总觉得他的改行跨度很大,就像你让莫言、余华放下手中笔,拿起洛阳铲一样。

改行虽然是被迫的,但这也是他的兴趣爱好。他自己恐怕也没想到,年轻时喜欢的东西,后来伴随了他的下半生,不知道这究竟是他的不幸还是幸运。

对于沈从文本人来说,对于这个改行,他内心是快乐的,虽然做不了文学家,但在文物的海洋里能够自由翱翔,一待就是几十年,按照他的说法,光丝绸就看了10万片,那不是行家也是专家了。

相关文章

  •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

    我不曾怀疑每一次遇见的意义,也不曾拒绝每一次的邂逅。 蓦然回首,竟发现你在我的生命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恍然大悟...

  • 生活是很好玩的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 《不随波逐流》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赤子其人。 做人如此, 作文如是。

  •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沈从文(1902-1988),男,原名沈岳焕,字崇文,湖南凤凰人,...

  • 随笔

    今日读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写到恩师沈从文,题目为【星斗其文,赤子其人】源自于张充和给沈先生写的挽词:“不折不从,...

  • 人生是一辆开往墓地的列车 勇敢出发不要回头

    这是沈从文先生的话。民国最后的闺秀张充和形容他“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看沈从文的文集,我的脑...

  • 沁园春  ·拜谒沈从文墓

    不折不从, 亦慈亦让, 星斗其文。 听涛山麓幽, 径曲石坚, 赤子之魂。 少年投伍, 浪迹江湖, 侠客柔情写湘风。...

  • 纪念沈老逝世三十周年

    从文让人,老家凤凰古城听涛山下,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沈从文的一生太累了

    他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

  • 《边城》 :美到极致便成悲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姨妹张充和的十六字评价精准点出沈从文源自湘西世界,镌刻于灵魂里的赤子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折不从,星斗其文:改行的作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jp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