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理解”之不同语境

“理解”之不同语境

作者: 摆渡求真 | 来源:发表于2021-02-02 15:58 被阅读0次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一书中有这样的话:阅读,是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最重要的学习领域。中小学语文课的绝大部分课时都用于阅读教学。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

           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一部分语文教师,尤其是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将“理解”至于阅读教学的核心位置。他们过多的注重形式的灵活或者课堂教学的灵动,而忽视了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选录在语文课本或作为阅读理解的文章都不是作者的随便说说而已,都是作者在一定的写作背景中内心的外露。

           如何结合不同的语境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呢?

           结合《阅读设计的要诀》一书中的理论阐述,以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为例,笔者来谈谈自己的粗略认识。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以“走进鲁迅”为人文主题,着重提升学生两个方面的语文素养:1.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根据人文主题,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均是与鲁迅有关的文章:《少年闰土》,通过叙述几件事来表现少年闰土的形象;《好的故事》,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写身处黑暗之中的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则是周晔通过回忆伯父鲁迅的几件事来表现鲁迅的为人;臧克家的《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运用对比来表现鲁迅的人物形象。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理解人物,本单元在单元提示及课后练习中为大家准备有鲁迅的个人小资料和阅读链接。如何借助已有的资料来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形象呢?

            首先,联系原作的上下文,不把节选的语篇当做孤立的文本。犹如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常教给学生的“回归原文、联系上下文”一样,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中,第一篇文章是《少年闰土》,作者通过看瓜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四件小事,运用语言、动作、外貌等描写方法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小英雄的形象,他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等。闰土的这些形象与生活在“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中的我来说,无疑让我对农村生活充满向往,对自己生活环境不满。以至于作者在选文中反复说到:“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样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如果就单篇文章孤立起来看,我们可对文章的主题理解为作者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和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可作者写作此文的本意是否全在于此呢?本文节选自鲁迅的《故乡》。在《故乡》一文中,作者写了三个故乡,即记忆中的故乡、现实中的故乡、理想中的故乡;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塑造了两组人物形象: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二十年前的杨二嫂和现实中的杨二嫂。就拿闰土这一形象来说,二十年后的闰土已经由原来的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热情纯真、变成了一个反应迟钝、麻木、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的木偶人。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鲁迅正是通过闰土之变来反映辛亥革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广大农村日趋破产、农民生活日益痛苦的社会现实。

           而这样的主题,如果我们单看《少年闰土》一文,是感受不到的。而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少年闰土》一文让学生扩展阅读《故乡》一文的“中年闰土”片段,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其次,要联系文章后面的阅读链接。在王荣生教授的《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王教授把语境解释为语篇的外部语境和语篇的上下文内部语境。在笔者看来,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属于外部语境。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一文,创作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和现在不完全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语篇所表达的主题更是让六年级的学生难于理解。文章中,作者在文中首尾前后呼应写了“昏沉的夜”,行文中花费笔墨写了“美丽、幽雅、有趣”的好的故事。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又为何反复提到“昏沉的夜?如果单看文章内容,学生难懂。而文章后面,编者安排有阅读链接,在此链接中,引用了冯雪峰的《论”野草“》和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冯雪峰的冯雪峰的《论”野草“》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昏沉的夜“的象征意义,李何林的《鲁迅”野草“注解》有助于让学生理解鲁迅通过”昏沉的夜“和”好的故事“表达的内心感受。

             结合文章内容和课后阅读链接,学生在理解本文的主题方面就比较容易了。

            类似这样的阅读链接,统编教材在帮助师生理解文本以及有助于师生和文本对话方面做得很好。

            第三,联系其他文本进行理解。这一点,在《阅读教学设计要诀》一书中,王教授解释为“文本互为语境”。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三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作者在叙述了关于伯父的几件小事后,文章结尾写到:“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这句话是对鲁迅先生为人的高度概括。虽然,借助于本文叙述的关于伯父的几件事以及在叙述过程中对伯父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方法,我们能明确地理解鲁迅的人物形象。

           但怎样才能对鲁迅先生有个全面的理解?借助本单元的几篇文章《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鲁迅的形象。

           阅读研究专家詹森认为:“阅读和理解之间的区别仅仅是语义上的区别,因为没有理解,阅读就只是在追随书页上的记号。”王荣生教授指出:“学习阅读,实质上是学习如何理解语篇,即如何与文本对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在充分理解“阅读”及“阅读教学”的基础上,深入领悟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让学生通过我们的课堂教学学会理解,习得阅读的本领,这是每一个语文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并努力做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理解”之不同语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ly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