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持久的两性之爱需要什么条件?是那些条件促成了这种爱的关系?我认为,深入持久的两性之爱除了双方的基本条件(包括人的身材和长相)相互匹配,双方的生活目标基本一致外,双方共情的多寡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双方心智模式差距的大小,决定了双方共情的多寡。
异性交友时,所谓的三观加审美观的一致,所谓的门当户对,其最终目的也就是要使双方的心智模式相似,也就是为了使有着相同的价值观、类似的家庭出生背景、相似的成长经历、相近的教育和文化熏陶的双方在交往和相处时,具有更多的共情可能与场景。通俗点说就是谈到一起、吃到一起和玩到一起,也就是对事对人对物有共同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话,双方才能相处不累。毕竟在人短短的一生中,大部分人都希望过得轻松、充实和有趣一点。
实际上,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比相似的家庭出身更为重要,家庭出身更多涉及到双方的上一代,但成长背景、经历以及所接受的教育和知识,才是给人的一生打下深刻烙印的东西。两个家庭出身不同的人,倒不能说就绝对就没有相似的经历,或者没有相似的教育。但是如果两性双方没有相似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没有受到相似的教育,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人生经历和知识结构差异太大,那么他们的心智模式差异也必定较大。他们非但共情比较困难,而且相知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并且男女双方经常会发生对牛弹琴以及鸡对鸭讲的尴尬。
庄子说:“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 那些根本没有见过冰冻的夏天虫子,又如何能够想像出冰雪世界的奇妙?如何能够理解与体会身处冰天雪地中的那份酷感与痛感?那些五谷不分的学儒,又如何能切肤体会到种田的辛苦?从未没有接受过音乐和美的熏陶的一方,又怎能成为曾经接受过音乐和美的熏陶的另一方的高山流水的知音?没有相似经历的双方,又怎能理解对方对一些人事的独特看法?怎能理解对方对一些情景和境况的深刻体验与感受?
更具体的事例比如在新的旅游地,一方欣赏赞叹着建筑的参差、灵动或宏伟壮观,建设者的辛劳和奉献,城市发展的迅捷,另一方却在思考如何防止阳光晒黑皮肤。在春天午后的葱翠的山林,一方因偶尔几声清脆短促的鸟鸣,体验到“禅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另一方却在旁边埋怨天气的炎热。又比如当交往的双方在桌上共同就餐时,一方想着如何事业更上一层楼,今年要读那些方面的书籍,如何多看看这个世界拓展自己的见识和眼界,而另一方却想着如何多存钱,为今后的养老早作准备。他们如何能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世界上无论是人与人的交往,还是异性婚姻的长短,也主要和共情的多寡有关。相貌上般配的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因为双方的家庭出生和成长经历差异太大,关系最终走向淡漠。撒贝宁和章子怡之所以分手,也是因为双方家庭出生和成长环境的巨大差距。前几年报道上海女孩跟山西男友回家过年,一顿丰盛却缺乏美感的家常饭让她逃回上海,这也是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缺乏共情的缘故。反之,那些持久的关系和长久的婚姻,共情既是它们的催化剂,又是它们的固化剂。比如钱锺书和杨绛,马云和张瑛。至于有些更多是出于现实利益的关系和婚姻,对现实利益的共同追求即是特定双方能够接受的共情。
当然,异性之间的交往和相处,性的吸引力也起着决定的作用。但是性的吸引力仅仅能够促成一时的浪漫,天长地久的关系则需要在基本物质条件的基础上,除了性的相互吸引外,双方具有更多的共情时光和场景。气质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先天偏好、所受教育、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和成长经历,所以气质的相互认同和相吸和性的相吸相比,更能体现双方共情的多寡。气质上相吸的人,说明他们更接近于同类,身上有着更多的共同点。
在两性的交往和相处中,正是相似的心智模式,由相似心智模式奠定的这些共情的基础,以及由这些基础促成的无数共情时光和场景,最终作为加深和巩固双方持久关系的粘合剂与纽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