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3424/994c3bbeab418d55.jpg)
sampūjya deva-ṛṣi-varyam ṛṣiḥ purāṇo
nārāyaṇo nara-sakho vidhinoditena
vāṇyābhibhāṣya mitayāmṛta-miṣṭayā taṁ
prāha prabho bhagavate karavāma he kim
译文 在依据韦达训谕充分崇拜了半神人的伟大圣人后,其自身就是原初的圣人——纳茹阿之友纳茹阿亚纳的——主奎师那,同纳茹阿达交谈,主从容有致的话语如甘露般甜美。最终,主问纳茹阿达:“我们能为您做什么,我们的统治者和主人?”
要旨 在这个诗节中,词组narayano nara-sakhah指奎师那自己就是至尊主,显现为圣人纳茹阿之友的纳茹阿亚纳。换句话说,主奎师那是rsih puranah,原初的、至尊的灵性导师。但是,遵从韦达训示一名查垂亚应崇拜布茹阿玛纳,主奎师那快乐地崇拜了他的纯粹奉献者纳茹阿达·牟尼。
[第17节]
śrī-nārada uvāca
naivādbhutaṁ tvayi vibho ’khila-loka-nāthe
maitrī janeṣu sakaleṣu damaḥ khalānām
niḥśreyasāya hi jagat-sthiti-rakṣaṇābhyāṁ
svairāvatāra urugāya vidāma suṣṭhu
译文 施瑞纳茹阿达说:哦,全能的主,作为全世界统治者的你,向所有人展示友谊,但仍征服嫉妒之人,这不令人惊奇。就像我们非常清楚的,出于你要通过维系和保护这宇宙以赐予它最高益处的甜美意愿,你降临。因此你的荣耀被广为传唱。
要旨 就像被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指出的,所有生物体实际上都是主的仆人。这位阿查尔亚从《帕德玛·普冉纳》中引述了如下诗节用以说明:
a-karenocyate visnuh
srir u-karcna kathyate
ma-karas tu tayor dasah
panca-vimsah praklrtitah
“(在曼陀罗Om中)字母a表示主维施努,字母u表示施瑞女神,字母m代表作为第二十五项元素的仆人。”第二十五项元素是jiva,生物体。每个生物体都是主的仆人,而主是每个生物体真正的朋友。因此即使当主惩罚如佳尔桑达的嫉妒之人时,这样的惩处相当于真正的友谊,因为主的惩罚和祝福都是为了生物体的益处。
[第18节]
dṛṣṭaṁ tavāṅghri-yugalaṁ janatāpavargaṁ
brahmādibhir hṛdi vicintyam agādha-bodhaiḥ
saṁsāra-kūpa-patitottaraṇāvalambaṁ
dhyāyaṁś carāmy anugṛhāṇa yathā smṛtiḥ syāt
译文 现在我已见到你那赐予奉献者解脱、那甚至主布茹阿玛和其他有高深莫测之智慧的伟大人物都只能在内心冥想、那被堕入物质存在之井的人诉诸以求取救赎的双足。请关照我,使我在旅行中可以恒常地想着你。请赐予我记忆你的力量。
要旨 主奎师那曾问纳茹阿达·牟尼:“我们能为您做什么?”而这里纳茹阿达回答了。纳茹阿达·牟尼是主奎师那的一位纯粹奉献者,因此他的请求是崇高的。
[第19节]
tato ’nyad āviśad gehaṁ
kṛṣṇa-patnyāḥ sa nāradaḥ
yogeśvareśvarasyāṅga
yoga-māyā-vivitsayā
译文 我亲爱的国王呀,纳茹阿达之后进入主奎师那妻子们的另一座宫殿。他渴望目睹所有玄密力量大师中的大师拥有的灵性力量。
[第20-22节]
dīvyantam akṣais tatrāpi
priyayā coddhavena ca
pūjitaḥ parayā bhaktyā
pratyutthānāsanādibhiḥ
pṛṣṭaś cāviduṣevāsau
kadāyāto bhavān iti
kriyate kiṁ nu pūrṇānām
apūrṇair asmad-ādibhiḥ
athāpi brūhi no brahman
janmaitac chobhanaṁ kuru
sa tu vismita utthāya
tūṣṇīm anyad agād gṛham
译文 在那里他看到主在同他亲爱的伴侣和他的朋友乌达瓦一起玩骰子。主奎师那通过站起、供奉座位等等,崇拜了纳茹阿达,之后,他仿佛不知道似的问他:“您什么时候到的?像我们这样的贫困之人能为那些在自我中满足的人做什么?不论怎样,我亲爱的布茹阿玛纳,请让我的生命吉祥。”被这样问候过,纳茹阿达非常惊讶。他只是沉默地站起,去往另一座宫殿。
要旨 在《奎师那》一书中,圣帕布帕得解释,当纳茹阿达到达第二座宫殿时,“主奎师那表现得好像不知道在茹珂蜜妮的宫殿中发生了什么。”纳茹阿达明白主奎师那同时临在于两座宫殿中,从事着不同的活动,因此,“他只是沉默地离开了那座宫殿,极其惊讶于主的活动。”
[第23节]
tatrāpy acaṣṭa govindaṁ
lālayantaṁ sutān śiśūn
tato ’nyasmin gṛhe ’paśyan
majjanāya kṛtodyamam
译文 这次纳茹阿达看到奎师那作为一位挚爱的父亲在拥抱他年幼的孩子。从那里他进入另一间宫殿,看到主奎师那正准备沐浴。
要旨 这里的译文来自圣帕布帕德的《奎师那-至尊人格首神》。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评注,事实上,在纳茹阿达拜访的所有宫殿中,主奎师那都崇拜和荣耀了他。
[第24节]
juhvantaṁ ca vitānāgnīn
yajantaṁ pañcabhir makhaiḥ
bhojayantaṁ dvijān kvāpi
bhuñjānam avaśeṣitam
译文 在一座宫殿中,主在往祭祀之火中供奉贡品;另一处,他在用五种伟大祭祀进行崇拜;另一处,他在招待布茹阿玛纳用餐;而在另一处,他在吃布茹阿玛纳们剩下的食物。
要旨五种maha-yajnas,即伟大的祭祀,被定义如下:“pathohomas catithinam saparya tarpanam balih——诵读韦达经vedas,向祭祀之火供奉祭品、服侍客人、向祖先供奉祭品、向一般生物体供奉(某人食物的一份)。”
圣帕布帕德对祭祀评注如下:“在另一座宫殿中,奎师那被发现在从事对居士强制性的panca-yajna祭祀。这个yajna也被称为panca-suna。每个人,尤其是居士,都在知情或不知情地犯下五种罪恶活动。当我们从一个水罐里取水的时候,我们杀死里面许多细菌。同样地当我们使用研磨机或吃食物时,杀死许多细菌。当我们扫地或点火时,杀死许多细菌。当我们走在路上时,杀死许多蚂蚁和其他昆虫。我们在所有活动中都在知情或不知情地杀戮。因此每个居士都负有panca-suna的义务以使自己摆脱这些罪恶活动的反应。”
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在此对诗节的评注中,再次指出一天里不同的时间都同时发生在主奎师那的宫殿中。因此,纳茹阿达看到一次火祭——一个早晨的仪式——而几乎同时他看到主奎师那为布茹阿玛纳们供餐并接受他们剩余的食物——一个中午的活动。
[第25节]
kvāpi sandhyām upāsīnaṁ
japantaṁ brahma vāg-yatam
ekatra cāsi-carmābhyāṁ
carantam asi-vartmasu
译文 某个地方,主奎师那在通过避免讲话、安静地唱颂嘎亚垂曼陀罗进行崇拜日落的仪式,其他地方,他在演练剑术的场所拿着剑和盾操习。
要旨 根据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词组sandhyam upasinam指日落仪式,而词组asipcarmabhyam carantam指剑术操练,在黎明进行。
[第26节]
aśvair gajai rathaiḥ kvāpi
vicarantaṁ gadāgrajam
kvacic chayānaṁ paryaṅke
stūyamānaṁ ca vandibhiḥ
译文 在一个地方,主嘎达戈茹阿佳骑在马上、象上和战车上,而在另一个地方,他在床上休息,伴着诗人唱颂他的荣耀。
要旨 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指出,骑马和骑象是中午的活动,而人在后半夜才躺下。
[第27节]
mantrayantaṁ ca kasmiṁścin
mantribhiś coddhavādibhiḥ
jala-krīḍā-rataṁ kvāpi
vāramukhyābalāvṛtam
译文 某处,他同皇室大臣如乌达瓦在商议,而另外的地方他被众多交际女孩和其他年轻女子环绕着,在水中玩耍。
要旨 本译文基于圣帕布帕德的《奎师那》。根据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主奎师那在黄昏时分会见顾问,而在下午享受水中的游玩。
[第28节]
kutracid dvija-mukhyebhyo
dadataṁ gāḥ sv-alaṅkṛtāḥ
itihāsa-purāṇāni
śṛṇvantaṁ maṅgalāni ca
译文 某处,他在将装饰精良的母牛赠送给杰出的布茹阿玛纳们,而另外的地方,他在聆听对历史诗和普冉纳的吉祥叙述。
要旨 圣维施瓦纳特·查夸尔瓦提告诉我们,在布施中赠送母牛是早晨的活动,而聆听历史发生在下午。
[第29节]
hasantaṁ hāsa-kathayā
kadācit priyayā gṛhe
kvāpi dharmaṁ sevamānam
artha-kāmau ca kutracit
译文 某处,主奎师那被发现在通过与某位妻子交换戏虐的对话而享受她的的陪伴。某处,他被发现在同妻子一道进行宗教仪式活动。某处,奎师那被发现在从事经济发展的活动,而在另一处,他被发觉在依据经典中的宗教原则享受家庭生活。
要旨 本译文基于圣帕布帕德的《奎师那》。玩笑的对话发生在晚间,而宗教仪式、经济发展、家庭享乐同时发生在日间和夜间。
[第30节]
dhyāyantam ekam āsīnaṁ
puruṣaṁ prakṛteḥ param
śuśrūṣantaṁ gurūn kvāpi
kāmair bhogaiḥ saparyayā
译文 某处,他独自坐着,冥想超然于所有物质自然的至尊人格首神,某处,他在向他的长辈奉上卑微的服务,供奉给他们悦人心意的物品和恭敬的崇拜。
要旨 圣帕布帕德评论:“作为权威经典所推荐的冥想,是为了将某人的心意专注于至尊人格首神,维施努。主奎师那本人就是原初的维施努,但因为他扮演了人类的角色,通过他亲身的行为明确地教导我们冥想意味着什么。”
这冥想的活动指出,那是在brahma-muhurta,太阳升起前清晨时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3424/759b13494c1657b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3424/2f18b05d008bf506.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73424/d9291d2fdb4ccb1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