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虽不是我的写作起点,却是我的第一个互联网写作平台。从上中学起就有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本换了一本又一本,读者从来只有自己。
工作以后,很少能有整块时间坐下来一字一句地写作,即使有时间,也没有那种彼时彼景就能迸发思想火花的幸运。于是写作这件事就被逐渐搁置。
直到有一天发现简书这个平台。开始尝试在这个平台上写作。现有的公开文章几乎都是用手机敲打出来的。只是刚好在某个时刻,某个环境下,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于是一篇文章就诞生了。
原本写作于我而言是一个人的事,用写作来记录生活,疗愈内心,见证成长。直到今天,我的文章《总算找到了读书做笔记的好方法》,获得了超过3000的阅读量和逾百次点赞,也因此收获了现有的45位粉丝。这迫使我开始思考写作的意义,并获得了不同的感受。
写了一篇高赞文章后的几点感受一、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却不是一个人的事
作为一位非专业的写作者,写作可能仅是一种记录生活的手段,情绪发泄的出口,或是总结人生的途径。对于非专业写作者而言,不管你是出于何种目的写作,写作一定是一件孤独的事。也许你是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刻,情绪翻涌不吐不快的情况下写下一篇感悟或是想法;也许你是在经历了某个动荡不安的人生阶段之后,写下了一段无言的记忆;也许你是在读了一本有趣的书经历了一段荣耀或是辉煌,写下的一篇激动人心的总结。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你是一个人,所有的思想和感受都来自于你的身体你的内心,此情此景之下,你是孤独的。
但写作却不该是一个人的事。
一篇作品的价值在于它赋予除你之外的人多少精神上的共鸣,在于它为世人提供多少信息量和参考价值,在于它为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带去多少改变。一篇只用来孤芳自赏的文章永远不能称之为一篇作品,充其量只是私人日记。鲁迅弃医从文,大概就是意识到写作对于愚昧无知的人类和进步缓慢的社会的推动性吧。
你的作品或许对这个世界的作用微乎其微,但只要有一个人看到并吸收到新的东西,那么你的作品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保持初心是对写作最大的尊重
写作不是一个人的事,写作是为了让别人看到,让别人获得,甚至让别人成长。在你写下一篇作品的时候,你无从具体得知你的受众是哪一类人,也无法预测你的受众群体有多大,但你仍倾尽全力地让你的作品接近完美,这是一种美好的期待。
但这种期待万万不可转换为一种扭曲的欲望。功利性写作不可取,我们需要用真诚的心对待写作。
媒体虽不像工厂流水线一样生产实体物品,却盛产资讯和情绪。且传播之迅速甚至会让一些只手遮天的大人物都对其退让三分。一家有良心有正义感的媒体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群众百姓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软实力的进步添砖加瓦。但如今,总有些许不良媒体为博眼球蹭热度散播谣言,传递扭曲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观,摧残民众的正义感,荼毒民众的灵魂。
文字的力量可能会大到无法想象的程度。希望每一位用笔杆传播力量的作者,都能不忘初心,真诚写作,为社会传递正向能量。
三、写作本质上是一场灵魂之旅
写作的力量是伟大的,也是奇妙的。它可以让你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相遇,去实现任何一种可能性。
小说家用想象力这支神奇的笔,创造栩栩如生的人物,描绘惟妙惟肖的场景,构建荡气回肠的故事。古今中外,多少优秀的小说家,创造了不计其数的文学瑰宝,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感悟另一种人生。写作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写作者也是一样。只要你有一支笔,你就可以去任何一个地方,见任何一个人,完成任何一场情感漂流。写作本质上就是一场灵魂之旅。
四、写作也是一场自我疗愈的过程
读过村上春树的《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不仅是村上大叔对自己写作生涯的阶段总结和思考,更是其对写作这件事的灵魂拷问。他在书中说到一点,让我特别有共鸣:
而且其中大概还有“自我疗愈”的意义。因为一切创作行为中或多或少都包含着修正自我的意图。通过将自己相对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灵魂嵌入和现在不同的外形,去消解或升华生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种种矛盾、错位与扭曲。而且顺利的话,还要与读者共同分享这种作用。我并没有具体地意识到这一点,但那时心中或许在本能地寻求这种自我净化作用,所以才极其自然地想写小说。
生活有时候是一杯索然无味的白开水,写作如同在其中加入两片薄荷,增添不一样的清新感觉。
但生活里总会有化不开的愁绪,如同一杯苦涩的浓咖啡。对待坏情绪的方法有很多种,有人运动,有人睡觉,有人买醉,也有人倾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写作,在你通过灵魂运作化解眼前的愁云惨雾的同时,也能给他人以共鸣,以净化,以疗愈。
所以,要不要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