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2024.2.25)

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2024.2.25)

作者: 恒月之羽 | 来源:发表于2024-02-24 00:03 被阅读0次

——读《家庭的觉醒》

从观察这一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开始仔细观察每个时刻你真正看到的事情。

寻找反映出发点:列举自己最厌烦的事。

拒绝承认问及关于自身的问题,转嫁给他人,便无法成为觉醒家长,这个问题触碰到觉醒教养的基础。

反应触发点一直在我们身上,根植于我们过去受过的伤害以及幼年时期的痛苦当中,孩子的行为是一阵风,把我们内心那些情绪的余烬扇成了火焰。

摒弃“孩子总是恶意激怒我们”的错觉,是觉醒重要的一步。

孩子不承担任何责任,我们只能被迫面对内心的不健全,挖掘它存在的根源问题。问题不在孩子的行为上,而在于为什么这样的行为会惹怒我们。

辨别哪些外部刺激,引发了我们内心的反应,找到负面行为的真正源头。

内心对某些事情敏感了,情绪才会被外界某些刺激调动起来。

觉醒是教养:将孩子的行为当作敲醒我们走进内心的警钟。

不再让情绪建立在过去经历的基础上,宣泄给孩子,而选择包容情绪,正确反映当下的情境。逃离盲目反应,不再被过去控制,投入到孩子需求中。

觉悟开始,是觉醒式教养围绕的核心,觉悟自己的想法,感受,行为。

我们安装双面镜,一面关照内心,一面关照外界。

学会意识到自己如何思考,以及自己倾向于如何表达情感,才能让自己恢复平衡和平静。

心主宰我们的想法、感觉,我们赖以生存的信仰,是改变真正开始发生的地方。

呼吸冥想时从思绪中分离出来,看清如何错误定义自己。想法和信条不是真正的我,相信的东西是构建出来的,被“自我”深深影响着。

念头把中性想法带入消极的情绪。如:“下雨了”——所有安排泡汤了

纪念控制行为,改变从这里开始。

指导性问题:对于我和孩子而言,在这一刻,什么才是真实的?

社会理想和孩子个体之间差距,导致父母与子女出现裂痕。鸿沟助长我们的恐惧,担心孩子达不到社会期望,成为失败者,导致我们对孩子施加压力。

觉察不到自己内心的力量时,盲目跟随主流,会失去真我。

家是孩子学习如何爱自己和爱他人的地方,学习如何解决争执,如何关心身边世界的地方,家是未来一切的播种场。

“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培养出错觉,以为可以控制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燃起家长控制欲。

坚定的根植于自身,明确自己内在价值,能真诚表达自己,并与父母保持稳固关系。

“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而不是“社会告诉我们孩子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基于他们独特的气质,需求、问题和欲望来理解他们。

做一个自我的观察者,去看到情绪背后的根源,从信仰处改变,冥想是我们与思绪分离,自我觉察的好方法。

相关文章

  • 情绪触发点

    今天学习了游戏育儿中的情绪触发点,触发点包含了三部分:触发点,反应,和反应的来源。 比如说当我看见孩子在地上打滚的...

  • 想你

    想你却看不见你 想用手触你 ...

  • 触发点疗法学习笔记8:肩胛提肌触发点

    一、肩胛提肌触发点引起的症状 肩胛提肌触发点会导致颈部和肩部连接处以及上背部疼痛和僵硬(图4.20)。 肩胛提肌触...

  • 2019-11-08 状态好才是真的好

    有一种反应叫做连环反应,有一种坏反应叫做恶性循环;而导致一系列好或坏反应的触发点,就是你的状态。 我的恶性循环反应...

  • 按钮禁止多点触控

    在做项目过程中,发现多点触控屏幕,按钮触发点击事件会出Bug。然后去网上查了下,禁止按钮多点触控只需要设置:

  • 性 爱 情

    混沌,迷乱,昏暗, 我什么也看不见; 什么也看不见, 却能触碰到这温柔的夜。 涓涓的血液, 流向指尖; 凝视的目光...

  • 情绪管控与规划

    成功的销售员很擅长管控自己的情绪。他们不会对正面或者负面的情景做出过度的反应,因为他们知道引发这些反应的出发点,...

  • 聚焦自己

    影响情绪的因素 条件反射:经常被某一事物一触即发,做出相同的反应。我在学习做出相反的反应。或者远离当下,暂不反应。...

  • 态度

    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所以态度具有出发点和动机的意味,体现认识,反应格局,决定行动,影响结果。 ...

  • 时光浮懂

    一 听不见曾经的声音, 看不见曾经的容颜, 触不到曾经的心跳。 可是等待依旧, 依旧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3章 看不见的反应触发点(2024.2.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gn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