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天地有象亦有数

作者: 陳_旭_東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02:41 被阅读7次
三十、天地有象亦有数

《系辞》的上篇与下篇,在很大程度上有重申的味道,存在一定成分的前后互补的对应关系和内容联系,这也是将它们断为上下篇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关于「配卦」方法的重申,《系辞》上篇第六章说了一遍,第十一章就迫不及待的再来说起,就显得十分急迫了。

原因在于,「配卦」这个环节,《易经》视为重中之重的枢纽。无论是在《易经》的理论构建,还是在八卦的现实运用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阶段性地位。

可是历史上我们的所有解释,都忽略了这个阶段。所以世传的自诩为易学的知识,是断片的、不完整的、不成体系的。而且丢掉的是《易经》的根脚,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只剩下「易之失,贼也」,大队人马轰轰烈烈走邪门。

也正因为这样,现在并不是安安静静地讲解《古易原理》的适当时机。

推而广之,现在媒体所谓的屏蔽易学,是反常的现象,不是媒体反常,而是易学反常了。以致于没有多少人关注《易经》,就是因为看到的都是歪嘴和尚,经都歪了,现在想正过来,光想想都不容易。

「广大配天地」与「法象莫大乎天地」的共同点十分突出,能够很直观的看到,「广大」分别是两个象。具体而言,「广」就是「一一一」,「大」就是「二二二」。所谓的「莫大乎」,在这里既是明示这两个象在《易经》里面是最大的,同时更主要的意思,还在于这个「法」。

所谓「法象」,就是「配象」,泛指「配象」之前的全部比对、选择过程,《系辞》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方法是效法,使外象符合本象。同时还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选择广大这两个象。就是孔子说的:「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天地这两个象敲定了,全部的八卦也就成象可期了。

「莫大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特别提示象有数值。作为数的「一一一」值是7,「二二二」值是8,众所周知二者是从1到8最大的两个数。但是作为象的「一一一」和「二二二」,《系辞》明知它们并非数,仍然说它们「莫大乎」,已然等于明示:象保留了数的数值意义。

这是一个比较含蓄同时也相当明确的提示,而且十分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象隐含了其原型数的值;另一方面,自然而然的,对应的卦也由于象的缘故,而显现出了数值的残影。例如「一一一」隐含了7的值,同时又因为是乾的象,使得乾也有了值为7的可能性。——我们在看到「一一一」的时候,既会认识它是「乾」,同时也自然会联想到「7」。同理,「二二二」是「坤」,数值「8」,所以一般认为「坤」的值就是「8」。

真正的问题,存在于似是而非之间。比如:到底乾值几何,坤值几何?或者再直接一点,乾的数值真的是7,坤的数值真的是8吗?

比较谨慎的问题是:乾坤与数究竟有什么关系?

比较现实的问题则是:广为流传的八卦的「卦序数」和「先天数」,它们是真的吗?原理何在?

遗憾的是,关于「卦序数」和「先天数」,我们虽然知道,但是对于其中的道理,真的一窍不通,是那种书看得再多仍然不知所云的一窍不通。既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不知道古文人是如何脑洞大开,异想天开的。我们想蹭热度,可惜没有凑热闹的本事。

关于卦与数的关系,其实我们过去已经谈过,就是「卦缘于数」,易蕴含有数的意蕴,但却不是数的来源。换句话说,所有关于卦的数值的主张,哪怕是大家普遍接受并日常运用的方法,都需要一个追根溯源的论证或者说明过程。

这样一来,是不是说《系辞》并不持卦有数值的观点?这种说法诚然可以一了百了,可惜也同样不具有充分的依据来证明。而且《系辞》在描述「天地之数」的时候,毫不犹豫引用的是十进制数的值,采取以十进制数值与符号文字前缀的组合,作为对「易数」的表达。其中含有的观点,则是「易数」不仅存在数值大小的比较,而且通过与位的结合,其数值的大小,甚至反映的是世界的「贵贱」。

因此,卦当然是有值的,但是这个值,却超然于数,不是数所能够表示的范畴。回过头来看看,就更知道乾广坤大这个解说的高明之处。

就卦而言,坤大,不一定是8,但一定是三个位的环境下的那个最大值。

乾广,当然不是7,一方面它是最大值之外的全部值的一个演绎过程(不排除等于最大值的特定情况)。另一方面,它的起点是基点,因此应当表达为最初始的值,即1。理论而言,乾当然应当只是1,雷打不动的1。

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决定或者说影响卦的值的因素,主要的并非是象,而是另有原因。比较「广大配天地」和「法象莫大乎天地」,真正不同的地方,其实可能仅仅只是多出了一个「莫大乎」,所以「法象莫大乎天地」的莫大乎,主要的说的是「天地」而非「象」,这里更多的还是说天地对于配象的特殊地位。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虽然《系辞》说象脱胎于数,但是卦的值与数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却毫无头绪,无从探寻。文明代码「卑高以陈」,「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但是《系辞》却不承认卦的「象」来源于代码。更出奇的是,以上内容,大多都是人为的设定,但是《易经》一边说的煞有介事,一边又偏偏都设定成重重的矛盾,几近无解。

反过来,逆其道而行之,可以看到这样两条的渠道不同的流向:卦的值,取决于元素组合的结构形式,即「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而卦的象,则来源于对二进制数的结构的借用,即「易缘于数」。

相关文章

  • 三十、天地有象亦有数

    《系辞》的上篇与下篇,在很大程度上有重申的味道,存在一定成分的前后互补的对应关系和内容联系,这也是将它们断为上下篇...

  • 开学杂念

    今,月光皎洁,星空闪耀,国立世界之顶峰,然三十河东,三十河西,斗转星移,天地之异象也。却无能挡之,开学。九之月,风...

  • 愚孝的源头在这里·重读《咏而归》(11)

    这一章题为《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印象中,小时候在连环画上就看过了舜和象的故事。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出自《孟...

  • 告禀天地吟

    告禀天地吟 2020.04.30 村野无六臂,才疏亦低能。 虽有一腔血,不曾事有成。 天公应有数,莫要看错人。 今...

  • 万神纪

    故大小相含,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

  • 360-253.有其形就有其身,有其形必有其事

    万物有气就有形,有形就有质,有质就有数,有数就有象。 1、有其形就有其身。 2、有其形必有其事。只要形来了,一定代...

  • 2020-05-31

    天地初分,混沌一片。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遂分天地。是故有太极,分阴阳,呈四象,生八卦,衍万物。此为道,亦为“律...

  • 天地万象

    学习为王…

  • 万象天地

    圣诞节的气氛越来越浓,大型商业中心都装扮了大圣诞树,各种圣诞树都别有特色,万象天地室外设计了一个蓝色造型的圣诞树,...

  • 元宵节快乐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打一用物)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打一用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天地有象亦有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k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