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210天
继续修习论语第33讲《被开涮的总是你》
就是说这种言行坐卧,行立坐卧,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实际上都是彰显出你这个人的气质,是你气质的外在体现,行端则心正,通过矫正我们的外形。
比方说你笑的时候你要控制一下,不要这么笑,你要微微的笑,然后走路的时候,你要把步子的速度要放慢下来,推门的时候,握手的时候,你要有一个微鞠躬的动作等等,来矫正你。
通过矫正你的言,通过矫正你的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矫正你的心,让你慢慢的有了这种恭谨心,而人外在的行为本身又是你的心,佛家讲心,儒家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气质,可以是你气质的外在体现,是你德的外在体现。
你内心如果真正做到了那种庄重,你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自然就是庄重,因为你的身体骗不了你,你喜欢一个女孩,马上你就有荷尔蒙的反应,这就是身体的反应你控制不住,而我们的言行也是如此。
如果你的心是正的,是恭谨的,是战战兢兢的,你表现出来的那种身体状态,你的言行,你的一坐一卧,你的举手投足,自然也是恭敬,严谨,这样一种状态。
如果你内心就压根没当回事,你的一个眼神可能都是放浪的,虽然你用身体各个方面都在努力的装,但是你的眼神无意中的一瞟,就暴露了你内心上实际是一个放浪形骸的人,其实你是一个放荡的男子。
所以说重,庄重是从内心庄重,是从内到外的一种庄重。
我们可以矫正小孩子从外到内矫正,但对于大人是从内向外矫正,你要心存恭敬心,你恭敬别人,别人才会恭敬你,你是用一种平等心恭敬身边的所有的人,当你有了这种恭敬心的时候,你的威仪自然体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威仪这种东西,是降低自己从而抬高自己,是通过贬低自己,压抑自己来抬高你,而不是抬高自己来抬高自己,你越想抬高自己结果就是贬低了自己,你越想贬低自己反而抬高了你自己,我们《道德经》讲过这个规律。
所以你越把自己当人看,别人越不把你当人看,你不把自己当人看,把所有的人都当人看,人们都把你当成大人看,但是这个道理好多人很难做到。
感恩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