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茶事(二)

作者: 打开一扇向阳窗 | 来源:发表于2020-09-05 05:44 被阅读0次

    贵族茶道,由贡茶演化而来,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豪门乡绅于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无不借权利和金钱求其极,其用心在于炫耀权利和富有。这一茶道成为重要流派,香火绵延,从走出宫门到在较为广泛的上层社会流传,形成明清的潮闽工夫茶,发展至今,日渐大众化。

    雅士茶道,古代的“士”有机会得到名茶,有条件品者,是他们最先培养起对茶的精细感觉。又最先体现茶之神韵,是他们雅化茶事并创立了雅士茶道。在其影响之下,此后相继形成茶道各流派。应该说,没有古代的士便无中国茶道。中国文人嗜茶者在魏晋之前不多,且懂品饮者更是人数廖廖。但唐以后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几乎没有,不仅品饮,且咏之以诗。他们颇不赞同魏晋的所谓名士风度,一改“狂放嘴傲、栖隐山林、向道慕仙”的作风,人人“入世”希望一展所学、留名千秋之想。文人作风变得冷静、务实,以茶代酒便蔚为时尚。这一转变是历史的发展把中国的文人推到茶道主角这样的位置。茶助文思,在饮茶升华为精神享受的同时,兴起了品茶文学、品水文学等,并进而形成中国茶道。雅士们对于饮茶,主要不图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引人步入超脱俗的精神境界,于闲情雅致的品若中悟出点什么。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间,在乎风月之间,在乎诗文之间,在乎名利之间,希望有所发现,有所寄托,有所忘怀。

    “雅"体现为一是品茗之趣,二是茶助诗兴,三是以茶会友,四是雅化茶事。正因为文人的参与才使茶艺成为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文化。文人又将这门特殊的艺能与文化、修养、教化紧密结合,从而形成雅士茶道。

    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在佛事的“清课”中,“煮茗”居第二,竞列于“奉佛”、“参禅”之前,足以证明“茶佛一味”的说法千真万确。说起禅宗茶道不能不说陆羽。他生于唐开元二十一午,呱呱坠地便落于佛的怀抱,自小就跟着积公学佛,学习煮茶技艺。并迷上了这门技艺,终于48岁时在湖州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对中国僧人种茶、制茶、烹茶、饮茶生活进行了总结。我国茶道在寺庙香火中熏过一番,便带上了几分佛气。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弹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且可抑制性欲。僧人的另一个突出贡献就是种茶。培植名茶。茶产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安溪的铁观音“重如铁,美如观音”,其名取自佛经。可以说,中国茶的发现、培植、传播和名茶的研制,佛门僧人功不可没。

    世俗茶道,茶是雅物,也是俗物,进入世俗杜会,行于官场,染几分官气;行于江湖、染几分江湖气;行于商场,染几分铜臭气;行于情场,染几分脂粉气;:行于社区,染几分市侩气。熏得几分烟火,岂能不带烟火气。行于家庭,染几分小家子气。熏得几分烟火,岂能不带烟火气。这便是生发于“茶之味”以“享乐人生”为宗旨的“世俗茶道”。茶道进入家庭贵在随意随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在贵,以清为上;器不必妙,宜茶为佳。平民家庭不必横攀竖比,纵使粗茶陶缶,只要烹饮得法。也可得乐趣。茶不孤做怪僻,是能伸能屈的木中大丈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闲话茶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sv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