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种亲朋好友问我台湾之旅怎么样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很好。在我看来,的确是很好,而不是随随便便一句应答。
我一直很喜欢台湾,而且喜欢很久了。中学时,语文老师疑虑地告诉我,我所喜欢的台湾或许只是文字中的,而现实会很不一样。在我去台湾之前,有几个台湾朋友担心地认为我去台湾或许会失望 。
如果说中学时对台湾的方式和内容都相当有局限性,大学以后接触关于台湾的事物也算是很多了。变的是视野和认知,但是对台湾的喜爱一如既往,尽管不是在各个方面都满腔热情。
![](https://img.haomeiwen.com/i6921417/e336ab26a29a066e.jpg)
去台湾一趟之后,我发现自己不但没有失望,反而更加喜欢台湾了。
我喜欢台湾看似随便而不失秩序,处处有规则但仍让人感到舒适的氛围。
乘扶手式电梯时,人们自觉站在右侧,左侧留给需要的人快行。平常在大陆,人们都是很随便地站。所以刚开始时我总是不经意就挡了别人的路,因此频繁地听到“小姐,借过一下”之类的话。开始我也很疑惑,并没有明文规定要这么站,可是觉得这种行为很合理,后来我也记住了这个规则。回大陆后,乘电梯时自觉地站在右边,看到前面的人在左边站,我才意识到已经不是在台湾了。但是我仍怀念这种为别人着想的乘电梯方式。
在高雄捷运上,我不经意就拿起了手中的饮料吸了几口。当时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捷运上不能食饮。于是就有一位当地人很友善地提醒我“小姐……”,然后指了指车上的标语。
其实,并不是我的行为影响到他,而是他会担心我被发现后会被罚款。在我接触的环境中,人们往往会在别人行为对自己产生影响时才会提出劝阻。即使违法规则,如果与自己利益无关,也不太情愿指出别人不当之处。一方面是觉得事不关己,一方面是碍于情面。那天在捷运上被提醒后,我确实觉得有些尴尬,立马收起了饮料,但更多的是感激,感激那位陌生人的规则意识与直爽的性格。
![](https://img.haomeiwen.com/i6921417/9a0a820980cfe1b9.jpg)
我喜欢台湾学校的开放包容,有许多相对于大陆学校算是比较新鲜的气息。
大陆的很多学校对游客的进出有限制,而参观台湾的学校就不存在被门卫拒之门外的情况。
在台湾大学,看到男生载着男生十分亲密,也看到新婚夫妇在校园婚纱照。偶然进了校史馆,原本以为是只有本校学生才能进的地方,但是工作人员以微笑示意游客可以进去。
在新竹清华大学,也只需要用身份证明换取一张临时卡即可进入图书馆。校园里会有脖子上有编号的“校狗”自由走动,也会有卖蔬菜的商贩,在梅园里愉快进行野餐的游客也成为一道特别的人文风光。
让我觉得震撼的是高雄的中山大学,学校与山和海融为一体,沿路时不时还会看到小猴子,自然和谐。去到那里,视野变得开阔,内心也会想挣脱束缚而不再狭隘。
![](https://img.haomeiwen.com/i6921417/8cefa952c661ac05.jpg)
我喜欢大部分台湾人的礼貌和友好。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是如果从人与人之间基本往来看,台湾人的确很有礼貌。
计程车司机会兴致勃勃聊很多,即使从言语中会感觉到他们对大陆存在着误解的地方,但丝毫不会影响到对我们的热情。
我去的时候,经常遇到一起毕业旅行的国中生们,她们很乐意回答我们并且合影留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6921417/c294fa384f508f5b.jpg)
我经常会在遇到问题时问路人,无论是问路还是询问其他事情,台湾人都会很友善地回复。虽然我知道一开口就能听出我不是台湾人,但是我还是很相信她们会帮助我。
台湾人很喜欢说“谢谢”,总是习惯在各种场合对别人说“谢谢”。而台湾人对“谢谢”的回应,不同于大陆人很客套生硬的“不用谢”。一句“不会”,让人觉得舒适安心。
我很喜欢台湾的日常气质,我当然也有看到不那么美好的部分,但是许多事情相互包容理解一下,似乎也不那么困扰了。
以前我以为台湾有“温情”的一面。现在呢,没有很感性地觉得很“温情”,而是很肯定地认为是“舒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