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生活随笔
从激活元认知能力开始认识挣扎和奋斗

从激活元认知能力开始认识挣扎和奋斗

作者: 徽纯正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22:41 被阅读6次

先谈谈一个我们容易掉进的大坑。

我们在规划一件事时,总会高估自己对它的控制力;在具体做一件事时,又会低估自己对它的控制力,相信大部分人都有类似的体会。之所以容易掉入这种坑,皆是没有开启元认知能力的所导致的。

我们断断续续更新过以下这些概念:

*注意力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付费其实是花钱捡便宜;

*百分之百的安全感可能是最大的枷锁;

*活在未来才可能遇见财富;

*自己先成为贵人才能不断遇到更多的贵人;

*很可能1%之后都是落后;

*为自己打造多维度的竞争力才是出路;

在更新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或多或少被感动过、触动过、震动过、甚至差点“跌破了眼镜”……我们知道在那一瞬间,什么能力被激活了吗?对,就是我们的元认知能力被激活了。

看看以下几种情况是否激活元认知的表现呢?

1、自己咯吱不了自己,因为大脑会预测你自己的行动,以及你的身体感觉。

2、有时别人也咯吱不了你,例如你抓着别人的手咯吱你,也不会痒。

3、控制会失去未知的乐趣。

4、于是上帝选择了”不确定性”设计。

5、对于人,面对不确定性时的自我控制,比控制不确定性更有效。

很明显,以上几种情况就是我们已经激活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上帝都要跟着配合我们。

罗振宇说,“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当然是手里干着最具体的活,眼里盯着最远大的目标。”虽然这真的很难,但不影响更多的人前赴后继。让我们带着刚被激活的元认知能力挣扎着上路吧!

所谓“挣扎”,就是一个人在不清楚自己所处环境的情况下,不断将自己拥有的资源和能量用于“应急”。

与此相反,“奋斗”是基于对所处环境的清晰认知,设法将自己的资源与环境(或系统)的“能量场”相匹配,通过努力最后达到自己的目标。

一个游客不慎掉落瀑布中的漩涡,历经半小时的挣扎,因为水很凉又精力耗尽,最后沉入水底而亡,而不到一分钟之后却浮出水面,冲到岸边。

原来旋涡的表面是水流从外往里旋转,所以一旦掉入漩涡,不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它的向心力。但是在漩涡的底部,水流又是从内往外旋转的,因此他的尸体很快就被水底的离心力冲到了岸边。用一分钟不到完成了半小时想要完成的事,无效的挣扎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悲哉!

这个事例其实就很生动的反映了“什么是挣扎”。我们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努力”和“奋斗”,有着本质的差异:

1.奋斗是主动出击,挣扎是被动应对;

2.奋斗者拥有清晰的目标,挣扎者眼前是一团乱麻;

3.奋斗者总是处于一种信心满满的状态,而挣扎者总是处于挫败的沮丧当中。

又有一个案例发生在我大女儿身上,大女儿今年中考,她平时的排名大概在厦门全市6000名左右,(全市30000多名考生)。学习谈不上勤奋,一有时间就喜欢画漫画,漫画占用了她很多课外的学习时间,我们也没有陪读,也没有让她在校外上辅导班补习班之类的,纯粹是放养式教育,学习没有规划,没有刻意找学习方法,这次中考她只在最后一周稍有用功,成绩却意外的上升到全市2972名,大家皆为惊喜,也让她如愿了自己想上的厦门六中,这样的结局是不是应验了挣扎的后果,只是她还算幸运,比平时进步了不少。如果她平时就知道奋斗的意义而努力实践,我想好的成绩就是水到渠成的,而没有必要像一个人在证券市场做投机那样提心吊胆,让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去选择自己心仪的学校。

我们想要成为奋斗者,想要避免陷入挣扎者的困境,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1.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2.反省自己的行为

3.审视自己的状态

在元认知被激活的情况下,更应该懂得利用智慧掌控元认知。

每个人所拥有的精力是有限的。

挣扎者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而把有限的精力耗散在那些没有连贯性、见招拆招的行为中,就如大部分的散户在股市中追涨杀跌,最后被市场淘汰。

奋斗者则会把同样的能量倾注在既定目标上,他们不会因为眼下的、随机而起的麻烦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方向,就像毛泽东引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誓死不曲,直至胜利。

让我们携着适当的理性往正确的方向挣扎着开始奋斗。挣扎也是大部分人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尤其是挣扎着认识元认知能力,并挣扎着激活它,毕竟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激活元认知能力开始认识挣扎和奋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bt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