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边是遏制,一边是期望

作者: shimmeywang | 来源:发表于2019-08-21 08:47 被阅读1次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关于人生复盘,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人生需要不断的“复盘”

00后,其实是一群优秀的人,点击跳转

和00后MC新生聊了聊

时间困扰的问题,你可以再看这篇

时间能帮你管理好一切

人类为什么喜欢群居,原来是这样

现代思维:一切为了部落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从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哈尔的移动城堡》说:“爱,不是寻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并不完美的人。”

真正的爱,是理解,是欣赏,是鼓励。

宫崎骏曾被问起:为什么总是在斥责孩子?他的解释是:与其让别人胡乱批评,还不如自己来毒舌。

错!孩子心里,哪怕全世界都不认可我,只要你认可我,那世界就是完整的,我就有力量砥砺前行。

就像《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说的:“只要你一个肯定,我就足够勇敢。”

打击不是教育,更不是爱。

1

或许你是个侩子手

有些父母,永远看不到自家孩子的好,一味苛责、打击,以爱之名撕裂孩子渴望价值的心。

负能量场里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跨不过去的心障。

重温06年经典军旅剧《士兵突击》,里面几个情节让我记忆深刻。以前看这部剧,只看懂了许三多父亲的「行为暴力」,觉得刚入军营的许三多确实像他爹说的,“孬”。

而现在,却看懂了他父亲比行为暴力更严重的「语言暴力」。一边期望着孩子成功,一边用自己的“恶言恶语”摧毁着孩子的自信、自尊。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现状。调查显示,中国67.1%的家长曾在情感上虐待孩子,而羞辱或经常批评孩子便是最为广泛的表现之一。

2

肯定的力量就是动力十足

父母是孩子的来路,亦是孩子的归途。

我们要明白,无论子女长到多大多老,无论世间获得的名利多么耀眼,他们的内心里,最珍贵的,不过是来自父母的那份欣赏与肯定。

人的语言,确实带有一定的情绪力量,并且会传达到对方身上。

作家三毛在《送你一匹马》书中,记录了她和父亲的故事。

从小,她的父亲对她颇为苛责,对她的作品也诸多不喜。

1983年,三毛在《联合报》发表《朝阳为谁升起》,父亲读后,一改常态,留下127字的纸条表达了赞赏。

三毛读完字条,这样写道:

“你留的信,很快地读了一遍,再慢读了一遍,眼泪夺眶而出。爸爸,那一刹那,心里只有一个马上就死掉的念头。”

接下来这句话,更扎心:

“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虛。”

父亲的认可,是她一生追寻的“道”,那一刻,是“朝闻道,夕可死”的解脱感,似乎生命的任务业已完成,死而无憾。

常常被打击的孩子,不仅心里苦,一生都在求父母点赞,同时也因为安全感与价值感极度匮乏,让他们一辈子都活在自卑里,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配不上这个世界。

真正能使孩子健康成长的,是孩子内心的力量。如何把父母的期望内化为孩子自己的力量?如何对待孩子成长中的缺点?唯一的途径是理解、鼓励和爱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3

你在无形中毁灭孩子的自我意识

那些一生都在求父母点赞的孩子,心里到底有多苦?

2017年,搜狗登陆美国纽交所,对于CEO王小川来说,他付出的十八载春秋,终于开花结果。

人生里程碑时刻,现场的母亲却说:“才50亿,看看人家腾讯阿里。”

不知道那时那刻,他心中是否有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碎了?

文学家拉伯雷说:“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如果这个人还是自己的至亲,这种痛心应该会加倍吧。

“废物”、“猪脑子”、“丢人”、“怎么不去死”、“就知道吃”、“笨死了”...这些词,想必家长们并不陌生,有的家长甚至时常挂在嘴边。

这些消极、负面评价的词语,在家长眼中只是自己宣泄失望、坏情绪的“气话”,但对于孩子,却是自我价值感的主要形成因素。

孩子的自我评价,其实很大程度是建立在父母根据他们的感受和对他们的评价上。

越小的孩子,认知水平与自我意识感越低,父母的情绪、语言对他们自我价值感形成的影响越大。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从小在消极负面的评价中成长,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越来越低。

自我价值感,是孩子前进的勇气!

自我价值感低的孩子,往往更缺乏自信,自卑、懦弱,总在还没努力前就自我否定,自我放弃。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腹部绕杠只转了3个就开始放弃:“我不行了”...

但在克服自我否定心理后,最后做到了全连队最牛的333个!

另一方面,自我价值感,也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自我价值感越低的人,越会看轻自己的生命,也越能放弃自己的生命。

一句“气话”并不会让孩子放弃生病,这是千千万万次“气话”的累积,孩子自我价值感低的结果。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4

你不能意淫TA活成你想的样子

家长总喜欢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作品”,打造成自己喜欢或期望的样子。

当这件“作品”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想象,就会失望、伤心、甚至愤怒。

但其实,艺术玉雕,讲究“尊玉施艺”。

尊重每块材料的不同与独特性,将玉本身的美最大化的发挥出来。

先尊玉,后施艺,才能达到最好的结果。

孩子是原玉,家长是雕刻家,语言是你们手上最锋利的刻刀。

教育孩子,先学会接受、尊重与欣赏每个孩子的不同,更不要轻视自己语言的力量。

孩子这件“作品”,需要家长的尊重。

从小被父母肯定的孩子,具有更多前进的勇气!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5

地球是圆的,所有的结果会在弹回你这里

你总是会一边耐心的告诉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不可以再买玩具了”。

另一边却是“怎么一点也没有想象力”,一边说着"你不可这样"

另一边却是”你为什么不能这样“。

一个人的幼年环境对成年后的认知、自尊、人际关系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如果从小经常得到赞美、肯定、信任、接纳,那么,孩子会感到这世界是安全的,无论遭遇什么事情,就会倾向于积极乐观的去看待和处理。

相反,如果从小经常被人否定、嘲讽和打击。那么,孩子会觉得这个世界可怕的,觉得自己是不被喜欢的,是多余的。在遭遇困难时,就会倾向于消极退缩。

转自shimmeywang公众号

总体而言,否认、嘲讽和打击给孩子的心理体验终归是负面的,对孩子的影响始终倾向于消极,如果过多这样的负面影响,长大会更容易悲观消极、怀疑、患得患失、自卑敏感。

一句话分享给大家:你所有的期待和美好都不应该在你的孩子身上寄予,而是应该自己去实现它。

- END - 

相关文章

  • 孩子:一边是遏制,一边是期望

    关于人生复盘,这篇文章你一定要看 人生需要不断的“复盘” 00后,其实是一群优秀的人,点击跳转 和00后MC新生聊...

  • 一边是工作一边是孩子

    妈妈内心的挣扎 宝贝两岁三个多月,现在处于探索阶段,对什么都很好奇!在妈妈身边,每天给你讲故事,引导你去思考故事里...

  • 一边是爱,一边是心疼

    下午开会把手机调成静音,然后忘记调回来了,错过朗儿的电话。难过到现在,无以排解。前日因为他不愿意面对学习困难,动了...

  • 一边是妈妈,一边是朋友

    “妈妈,出去滑滑板吧!” 每天吃完晚饭,儿子就开始招呼我。每天晚饭后一起去小公园滑滑板,成了我们母子之间最爱的运动...

  • 一边是感动,一边是赞叹

    2019.01.28 星期一 天气:晴天 一边是感动,一边是赞叹 ——2012年高考评卷有感...

  • 一边是抱怨,一边是热爱!

    我公司在金普新区,大部分员工却住在大连,这样子就需要每天坐班车往返。坐在班车里的时光,是各部门人员尽情吐槽的时候。...

  • 一边是犬吠,一边是琴声

    今夜春风沉醉 我枕着一个故事半醒半睡 窗外的乡音朦朦胧胧不知所云 远处涌来此起彼伏的波浪般阵阵犬呔 振颤出短促而粗...

  • 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姐姐

    八十三岁的老母亲躺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可是仍然微弱的残喘着。他在床前守了九十有二天了,每晚两小时一翻身的照料让他...

  • 一边是友情,一边是爱情

    听说明天会下大雪,另外两个室友在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着明天考试完了我们四个人一起去玩雪,我问她去不去,她说她可...

  • 一边是雪,一边是风

    最近大雪的莅临,给中国一个雪白的装潢…… 但现实是各种工作的困扰…… 好不容易迎来周末,给自己一个随便醒的借口,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一边是遏制,一边是期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bv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