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窗夜话】人一缺德,风水尽失

【西窗夜话】人一缺德,风水尽失

作者: 弘虫 | 来源:发表于2019-06-06 12:23 被阅读0次

    最近半个月来,我一直扑在古纸堆里,为个人也为他人,打印点校了8万多文字。通常白天打印陈伟的《诲尔录》,晚上打印《安俗赵氏家谱》,另外还得抽点时间在简书上坚持“日更”。所以,时间用得很是紧巴。

    但心情也时起时伏,时好时坏。白天心情还好,陈伟的文字终究是他格物致知的结果,这些尘封了一百多年的文字,经过我的手指,传递到我的大脑,滋润到我的心里,最后我的眉头就舒展开来了。我想,陈伟在“诲”他自己的同时,确实已经“诲”到我了。他的书,在我的努力下,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因为他是诸暨的王阳明。


    我已经诲过一次了,你要不要也诲一下?

    但是晚上再钻进家谱,却又跌进另一个叫做沮丧的深渊。面对这份九十多年前的老家谱,我觉得人生的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有时候是禁不起细想的。看芸芸众生,我们真的比蚁蝼活得好不到哪里去。再过一百两、两百年,你若是打扮成风的模样,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曾经让你喜怒哀乐的世界,你会发现,曾经那么辛苦地活了一辈子,最后留世上的竟是家谱里那个毫无生命体征的名字。万一家族里不做家谱,最后可能连名字都没能留下。

    能跻身家谱传赞的人物,都是响当当活过的人物,一定是当时的风流人物。可是,他们的赞语是那样的千篇一律。比起大多数的普通人来,他们的确把自己活成了一串形容词,什么彬彬温良、循循雅饰、言则堪碑、行焉可式、秉性敦恪、制行端方……所有这些词语无非都指向了那个“好人”。

    我们的祖先那时候都是种田的,所以他们活在世上的时候,也同时懂得在种田之余最要紧的是要种德。而现在呢,人心早已“不古”,田也不用种了,德也荒芜掉了。现在的人没有时间拷问自己,所以不少人是灵魂游离身体的。虽然他们也想做“好人”做“名人”,可他们终究绕进了钱财的死胡同。他们在那里转圈圈,乐此不疲。你说他们的钱能放进家谱吗?就算你可以用钱去指使家谱的修纂,染指家谱的编写,为活着的自己树碑立传,但是后人,譬如像我这样的后人,仍然可以一眼看穿和看轻你这个祖宗的。


    这么说好像做人一点意思都没有?也不是的!“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应该成为笑着活下去的底线。既然老天安排你来到这个世上,那么你在家族的生命史上就必定有一个位置。所以无论如何,你要顺利到达生命的终点,不管过日子有多痛苦。当然活法有多种,可以活成物质的,也可以活成精神的,可以活得形而上,也可以活得形而下。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要尽可能将自己活成一个好人。

    我不断地劝说自己,有时候还不小心将自己劝得失眠。然后,我决定给自己的余生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种德。一是种字。

    种德是头等大事。老祖宗的话真的不能忘记,所谓“孝德之家,必有余庆”,那绝对是一种长远投资,保你收益丰厚,且无任何投资风险,我们的祖宗得以代代传承,就是因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红利。所谓“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太上感应》),这也是被我亲身体验和见证了的事实,那可是生动活泼的真人真事。虽然也有因老天打盹而不小心走漏的,但终究,缺德是一个不治之症。你这里不发作,并不表示你的子孙后代就万事大吉。人一缺德,风水尽失。因为还有一句话紧紧跟着:“为善不昌,祖上有余殃,殃尽必昌;为恶不报,祖上有余德,德尽必报。”

    种字是快乐闲事。文字是永恒的。“爱情是个永恒的主题”那是句瞎话,没有文字,爱情怎么永恒?曾经有个年轻人问我:“为什么王冕、杨维桢、陈洪绶这三个枫桥人那么有名,他们有的连官都没当过啊?”我回答他:“因为艺术是永恒的。”我们村陈氏先辈在传宗接代中有多少人前仆后继,为什么我独崇拜连官都没做过的只活了五十岁的陈伟,因为他留下了文字。“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所以,我要在德的指引下,继续在平淡的时光里种字,种与功利无关的文字,用文字的排列组合,把一些思想,一些故事,一些喜怒哀乐打包深埋进去。一百年后,家谱上我的名字一定还在,我的后代谁也不认识我了,但在我种下的文字里,我依然活得健康长寿。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其实,我是把这个“故乡”理解成别的意思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窗夜话】人一缺德,风水尽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ziy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