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这个社会,信息化特别发达,过去什么传统行业,都有可能被网络取代。衣食住行,衣有淘宝,食有饿了么,住有安居乐,行有去哪儿,什么都不缺了。剩下的就是余额宝,里面真的没有多少余额了。
但是对于我这样一个喜欢怀旧的人来说,经常也会从网络之外的角角落落,寻找生活的故事。我现在还在用的日美指甲刀,那可是大学毕业那年买的;磨砂的刷牙口杯,也是04年抢购的;甚至还有双塑料拖鞋,可都是95年的爆款,全中国的大妈当年都穿它...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喜欢怀旧,或许因为这么多年的挫折,我怀念的,可能是曾经的美好。虽然那时候也美不到哪去,毕竟年少。每当在别的爸妈教育孩子别早恋时,我爸妈却在告诉我别去祸害别人家的孩子时,我总觉得自己是捡回来的,这时候,我就会去垃圾场坐一坐,在那里找一找家的感觉。
家中属我又矮又丑,经常老爸盯着我,欲言又止。半天后,扭头跟我妈说:“这孩子咋长这么丑呢?”然后我妈附和道:“是啊。净挑缺点长。难怪找不到女盆友。”原来,最后一句才是亮点。昨天我妈问我为啥去年的衣服今年不穿了,我说因为去年的衣服已经配不上今年的气质了,我妈看了我一眼说:“别瞎扯,那衣服还嫌你呢,它吱声了吗?”
网络信息化之外,我时刻在打击中顽强的生存着。除了怀念故事,唯一能带来乐趣的,恐怕就是那些乡村习俗了。各地不尽相同,而且很多已经濒临消亡了。或许,有些属于恶俗,有些比较落伍,时代进步了,该摈弃的就摈弃吧,但愿那些有趣的,依旧可以保留下来。
除夕节的晚饭,必须丰盛,且家人团圆。这天晚上,鸡鸭鱼肉是必不可少的。这条鱼特别有讲究,当晚绝对不能吃干净,留下一点象征“年年有余”。当晚烧饭产生的锅巴,绝对不能铲碎,象征“团团圆圆”。大年初一清扫的垃圾,不能倒掉,必须堆在门背后,象征“财不外流”。而且大年头三天,家中无老少,随意开玩笑。至于还有很多地方还存在过年磕头的习俗,我觉得就没必要了吧,封建奴才思想本就是不该提倡的糟粕。
我们小的时候,长辈经常告诫:不能趴在灶台上吃饭,那样长不高;不能舔锅铲,会烂嘴角;耳屎不能弄到嘴里,不然会变哑巴;剪下的指甲不能扔火里,会长灰指甲;不能用手指彩虹,会烂耳朵;掉下的上牙扔床下,下牙扔房上,否则牙齿倒着长;踩井盖冒犯井龙王,倒霉三天...还有很多很多,吓得小时候每天都瞻前顾后的。
有的地方,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家中如果没有男孩儿,清明必须提前去挂青上坟。而且有些地方,在正式的场合,女人是不能上桌吃饭的,这就显得有点愚昧无知了,是该舍弃。我家这边有个“哭嫁”的传统,就是女儿出嫁当天,老妈得哭着把她嫁出去,哭得越久越吉利,而且老妈当天不能去南方送亲。
有了“哭嫁”习俗,自然有“哭丧”习俗。老人去世,儿媳或女儿,必须跪在灵前地上烧纸,火盆里纸不能断,膝盖下什么也不可以垫,停灵三天,必须大嚎三天,否则被认为不孝,且老人生前不得人心。下葬之后,戴孝之人,一年之内不能去别人家里;孝子三个月内不能剃须理发。
北方有些地方,老人七十以上去世,属喜丧,丧事上会请戏班搭台唱戏。而我家这边就是请道士诵经作法。吃的也会比较讲究,但还是看各家经济实力。在北方有段时间,我见过有人请了二十出头、露腰露腿、衣着暴露的小姑娘,在亲戚的葬礼上,可劲儿的踢腿扭腰,这种恶俗我觉得就没必要保留了。
我们这边还有一些不成文的习俗,比如要求孩子不能面对屋内坐门槛,也不能岔开腿坐门槛,随着那些老房子的消失,门槛是不会再有了,这些习俗也随着门槛的消失而消亡了。平时还不能坐在扫帚上,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哈利波特。坐着不要乱晃,女孩子不能吹口哨,“男哨能、女哨穷”;吃饭不能抖腿,会散财,刚吃完饭,不能伸懒腰,饭桌上不能拿筷子敲碗,那是丐帮的业务姿势;女孩子不能一手托腮、不许叹气...
至于说到“正月里头不剪头,剪头死舅舅”的习俗,我就大为不解了。我看正月里的美发店生意也异常火爆啊,却并没见到多少丧事发生。我也曾经偷偷见过几次,我的两个亲舅和那些堂舅们,依然活的很硬朗的啊。尤其我的大舅,因为交警的身份,经常替别人的安危着想呢。
记得春节前后,为了创收,他们工作情绪异常高涨。经常对过往司机宣传:“酒驾技术再高,我也只能给你88分;剩下的12分,您必须留给我们。”一次聚餐,大舅在酒桌上喝多了,语无伦次地说道:“大家外出开车,切记慢慢开,宁停三分不抢一秒,开得好安心回家吃饭,开不好全村人到你家吃饭,风一吹,鞭炮一响,父母大喊儿啊!高手在民间,失手在阴间,躺在太平间。”话音未落,一桌人吓跑精光。
他回过头,看看全屋就剩下我和他俩人,便把我拉到他跟前,语重心长的说:“知道卡夫卡吗?”我摇摇头,装傻充愣的回道:“和奥利奥是兄弟吗?”那时候,我从他眼中看到了绝望和悲愤,不过我已生死置之度外了,反正在想:“管他呢,不就是吵一架吗?”其实吵架什么的我最讨厌了,就不能心平气和坐下来,相互砍两刀么?
网友评论
我摇摇头,装傻充愣的回道:“和奥利奥是兄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