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夜话.救救孩子

作者: 大侠霍元乙 | 来源:发表于2018-06-01 16:26 被阅读822次
西窗夜话.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这四个字,最早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但是,它是有典故出处的,只不过经过历代先贤们的发扬,最终发展成儿童节。

“孩子”在古代,只用“子”字,就能完全代指了。所以“易子而食”这个词,就是孩子们最早的悲剧故事。鲁迅才提出“救救孩子”的口号。

“易子而食”典出《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史载楚使申舟聘齐,往返经过宋、郑而不递交国书,这其实是楚庄王为了攻宋、郑,而故意挑衅找借口。

宋公因为之前田猎失信,被楚国申舟处罚受辱,便宰了申舟,楚王假装火大,派大将子反围了宋国半年,致使商丘城缺柴少粮,百姓们只好忍痛将子女交换后用骨头当柴煮着吃。

然而后来,我发现这不是最早的典故。最早史载齐桓公时,易牙为御厨。有一天齐桓公对易牙说不知道人肉啥味。隔了几天,易牙就把儿子煮给桓公吃了,才有了“易(牙)子而食”。

后来,春秋末年时,孔子著写史书《春秋》时,知道这两件事后,觉得这简直有失人伦,便又整理了一部礼记,重新从不伤害孩子的角度出发,确立了人伦纲常。

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意见,将儒教尊为国教,孔子就成了元始教主。所有读书人都尊他为至圣先师。后来科举制越来越发达,孔子的地位越发尊贵,不伤害孩子的思想更根深蒂固。

到了唐末,全国开展了古文运动。唐朝就不说了,主力在宋朝,占了一多半,以欧阳修为首。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一看就知道,喝酒牛叉,所以宋朝古文惟他马首是瞻。

当他上了年纪之后,深深领悟到了以“救救孩子”为核心的孔夫子思想,然后听了孔夫子“...60耳顺、70从心所欲...”言论之后,觉得自己61岁也不算啥,就改名六一居士。

几百年后,八国联军侵华,大清亡国了。后来不久,步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运动后尘,鲁迅、胡适等一批先驱开始了新文化运动,正所谓师出有名,所以又把欧阳修等大神搬出来了。

但是宗旨都是救救孩子的孔夫子思想,因为欧阳修改号六一的历史。所以干脆,把每年六月一号改成救救孩子(儿童)的纪念日,于是有了六一儿童节...

相关文章

  • 西窗夜话.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这四个字,最早是鲁迅先生提出来的。但是,它是有典故出处的,只不过经过历代先贤们的发扬,最终发展成儿童节...

  • 西窗夜话

    西窗夜话 我忽然很想给你写一封信,但我想你应该很忙很忙,没有时间理会我这些游离...

  • 《西窗夜话》

    桂馥枫红楹菊甸,朱槿凝霜艳欲滴。 栖枝黄莺啼不绝,最忆西窗翦烛时。 ——2018年10月2日

  • 西窗夜话

    三毛说:“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品味出它的美与和谐。” 也许, 真正的快乐, 不是将自己和灵魂...

  • 西窗夜话(房中术)

    其一.老汉推车 隋唐年间,天下战乱,百姓民不聊生,流离失所。 有一个小村庄,正处两军交战之处,全村几百口人,准备集...

  • 西窗夜话(地蚕子)

    乡下,不同于城市,处处泛着生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各种野果子,如酸棘子、桑泡儿、刺泡儿或救命粮等。 单说这“救命粮...

  • 西窗夜话(旧习俗)

    现今这个社会,信息化特别发达,过去什么传统行业,都有可能被网络取代。衣食住行,衣有淘宝,食有饿了么,住有安居乐,行...

  • 西窗夜话(公鸭子)

    很久以前,远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那时候我小学尚未毕业。记得那时刚过清明,有两个远道而来的商贩,走街串巷卖鸭苗。小...

  • 西窗夜话(故事汇)

    最近我很忙,忙到没有时间看看简书,更别说更新一下我的连载故事。因为工作,再次从西北来到江南。其实,尽管我前面的创业...

  • 西窗夜话(苦瓜露)

    天慢慢热了起来,热的有点烦躁。几天不到河对岸的菜地里了,今天来看看,已经没有什么菜了。只剩下两垄菜,一垄是苦瓜,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窗夜话.救救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xsk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