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高考状元说,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难以考出来了,于是就有人立即大呼“寒门再难出贵子”了,并辅以《晋书�刘毅传》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为佐证。
到底何谓寒门,何谓贵子,是不是应该有个硬杠杠,比如几口之家年收入几许,比如官至何职、人至何位,但是都无法从具体数字上予以划分。
何谓寒门?最近读到乔治奥威尔的《1984》,里面有个有趣的说法。
有史以来,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结束以来,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新石器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5000-2000年左右结束的,新时期时代生产力的发展让生产资料富裕起来,人类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开始关注生活品味的提高,以及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也就是这个时候产生了宗教,有了诸如牛鬼蛇神的图腾崇拜,他们试图用这些东西来控制人的思想,最终达到奴役人的目的。
然后,从秦始皇的“书同文”,到朱元璋的“礼以辩贵贱,明等威”,再到现代社会某些诸如“寒门再难出贵子”之类的舆论导向,无不是生产资料掌控者维护地位的论调。
而那些生产资料弱势的一方,有口饭吃就是福报,没有时间去思考出路,唯有点头哈腰直称“真理”。
别急,放下你手中的砖头,这并非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阴谋论。
难出贵子只是阴谋论。我们在这里定义上等人为生产资料的强势方,也就是我们说的“朱门”,中等人和下等人按照所掌握的生产资料以此类推,下等人对应的称之为“寒门”。
而中等人则是“朱门”大前的那些人,他们极力维护着“朱门”的财富,适时的掠夺“寒门”桌上碗里的饭菜。
打个简单的比方,手机生产商很多,真正掌握着手机系统研发的Apple和Google是“朱门”,手机生产商是为“中等人”,而普通的手机使用者则是“寒门”中人。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群体思维这个东西。
每种社会形态都有各式各样的社会群体,按照乔治奥威尔的划分来说,上等人群体在努力的维护着自己的权威,他们茶余饭后就是在研究,如何不让中等人和下等人群体爬到自己的群体中来,于是就琢磨出一些看似“真理”的东西,我们把这些“真理”称之为规则。
这些所谓的“真理”就像是毒药一样侵蚀着寒门中人,就比如说“寒门再难出贵子”,也就是说你再怎么去努力,你成功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所以放弃吧,他们告诉你努力也没有用。
这也就是群体性思维,强势的群体的群体思维就是维护既得利益,而弱势的群体他们只关注生活,所以强势群体趁机而入,用他们创造出来的“真理”传递给弱势群体,让弱势群体认为你所处的状态就是你的命运。
群体性思维不可忽视。另外一个问题不得不说,那就是代际流动的问题,祖父辈所掌握的生产资料会流传带下一代手中,让他们能够继续维护自身的地位,这也就形成了阶级固化。
这个理论对不对,对,在现实生活中存不存在,存在。
对于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来说,父母届时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农村,走出贫困。
进入城市社会的你发现比城市的孩子能难买房,更难付出首付,更没有等着拆迁的老房子,最后连啃老的资格都没有。
然后你想着回到农村,却再也回不去,不仅仅是你的户口回不去,就连以“照顾父母”名义回去都会让父母收到别人的嘲讽,变成那些继续苟且生活人口中“读书无用”的笑谈。
城市生活艰难,农村你回不去,你会不会向这样的理论低头,然后继续生活在别人所划分的等级空间里面苟且偷生?
我相信你不会。
别沉陷于阶级固化观点。其实我们说了太多,如果你仍然固化在这个“上等人”群体设定的认知模式,那也是白说,那些认定了阶级已经固化,向命运低头的人,会继续寻找各种借口和合理化自己的失败。
那些不信命运,不信阶层固化的人,仍然会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顺着梯子往上爬,不要活在别人屋檐下、地下室里面苟延残喘,我们怎么做。
请记得不要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努力有信心,用心去寻找努力的方向,艰难环境中成长出来的人,具有坚韧、刻苦的优秀品质。
请记得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不管是一门技术,还是琴棋书画、刀枪剑戟,你都可以学习,让他成为展示你的手段。
请记得要不断的坚持,无论你所遇到的是什么样的困难,艰难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要重新掌握别人从小就学习的东西肯定会有枯燥、艰涩和困难,请坚持。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蛮荒之地让我们去开垦,但是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很多新领域新行业不断涌现,这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北大荒”,要趁着那些食肉动物还不愿意冒险,兔子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去赶自己的路。
文 /约读咖 图/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