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要学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教育很重要啊!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常常在小孩子口中听到“我妈妈说了,不能怎么怎么样” 或是“我爸爸就是这么说的”诸如此类的话语。一般来说孩子会一直找着父母的话去做,最后形成习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情深深雨蒙蒙”吧!小的时候没注意,前段日子又刷了一遍,我就发现了有意思的片段:陆振华的女儿梦萍与陆振华发生争执,刚开始,陆振华还能大声严厉的喝止,后来越吵越凶,没法子了,陆振华就大喊:鞭子呢,我的鞭子呢,阿兰,拿我的鞭子来......
梦萍一听,直接拿起外套就跑出家门:“你不用拿鞭子了,你看我不顺眼,我走就是了!”
陆振华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喃喃道:“想当年,我手下有多少人,每一个人都对我唯命是从,怎么现在连自己的女儿都管不了......”
想当年,陆振华可是叱咤风云的大人物,骁勇善战,作战有方,人称“白豹子”。可是他在处理家庭事务、教育子女上是个失败者。首先说说他教育出来的“梦萍”。梦萍是个典型的千金小姐,她骄纵、傲慢,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之下,看似顺从,实则叛逆。她挥霍家里的钱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最后被强暴、怀孕、堕胎、失去生育能力。
一个富家千金怎么会到如此地步?我想失败的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原因。陆振华打仗出身,提倡武力解决问题,家人犯了错,不论男女老少统统“鞭子伺候”。首先,他多次在子女面前用鞭子抽打自己的太太,这样的夫妻关系不和睦,地位不平等。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或多或少的阴影。再者,当孩子犯了错,他不会心平气和地给孩子讲道理,通常是先一通乱吼,然后去拿鞭子。虽然有时候他只是拿鞭子来吓唬,但是他却真真切切的为孩子们树立了暴力、冷漠、不讲理的父亲形象。因此,他管教出来的尓豪、如萍、梦萍都养成了表面顺从,内心倔强甚至叛逆的性格。
陆振华有九个老婆,说明用情不专,因此他的儿子也是个花花公子;相比之下, “如萍”是那个家里最优秀的孩子了。她温柔端庄,善解人意,是个有教养的大家闺秀。陆振华常说,如萍是她最听话、最善解人意的一个女儿。难得的有一个女儿让他有夸赞之词,在他的夸赞之下,如萍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宝贵品质。我在想,要是他对其他的子女也好好说说话,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真诚的夸一夸,也许他的孩子们会有不一样的结局。
如此看来,陆家虽然家业庞大,却是一个问题家庭,父亲以统治者的地位高高在上,母亲和子女都是他的“下级”,因此他从来不听子女的心声,他认为自己就是对的,其他人只需要服从命令就行了。但是,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他们身上有父母的意志,但是不愿接受父母随意摆布。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虽然可能是不成熟的,是错误的,但是他们也愿意听从自己的内心,愿意去尝试。而“高压政策”带来的不是爆发,就是灭亡。
而她们的母亲,婚内出轨,生下了别人的孩子,还在陆家养着,最后东窗事发,抛夫弃子跟人私奔。她做的这些事,伤害了自己的丈夫,也伤害了自己的孩子,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更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让孩子们失去安全感,让一个完整的家庭支离破碎,也间接让女儿如萍在乱世中离家出走。
父亲冷漠、暴力,母亲泼辣、不忠,这样的问题家庭会培养出来问题子女也见怪不怪了。
优秀的家庭,始于陪伴,陷于教育,忠于三观。古人语:“棍棒底下出孝子,皮鞭抽出将相才。”在这里,我并不是想提倡“棍棒”、“皮鞭”之法,而是想说,这句话反映出了,子女成才与否与父母教育有着很大的关联。“贤母必教子贤,严师能出高徒”。可见,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发展多么重要。
因此,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至少以后可以更好的教育下一代,使家庭关系更加和睦,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