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可待成追忆

作者: 风中老狠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09:11 被阅读180次

    01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每忆起李商隐的七言律诗《锦瑟》,我就想起了我的初三语文老师以及初中给我上过课的其他老师。

            我的初中是在古城乡中学读的。古城乡的得名,来源于乡政府南面的威虏城。古城乡中学,坐落于古城乡政府北2公里处,其前身是金塔县第四完全小学,始建于1946年。解放后,改为初级中学,并招收上号村的小学生。上世纪七十年代,响应村村办初中、乡乡办高中的号召,上号小学分设,古城乡中学成为完全中学,初中两年、高中两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撤销高中建制,为三年制初中,直至2007年。

           02

            我是1983年9月进古城乡中学读初中的。我初一、初二,大都是民办教师出身上了进修校取得学历的公办教师给我上课。由于这些老师当时年龄都有些偏大,加之由于历史原因,知识结构不是太理想,授课的方式方法比较陈旧。例如语文课,老师上课的程序一般是这样的:

            第一步: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教师抄在黑板上,让我们记在笔记上一字不漏地记下;第二步: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并记下词语解释;第三步:给课文分段,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段落大意,并要求我们记住;第四步:归纳中心思想,让学生死记硬背;第五步:总结写作特点,要求学生记下;第六步:抄写课后问题,老师要求学习委员利用课余时间把课后练习的答案抄在黑板上,学生再整理到作业本上,并要求一字不落地背诵。语文老师上课,基本不离不开教参书,真可谓一本教参打天下。至今想来,属于照本宣科。好在我们上学时,只学习数理化、语文、政治,英语中考不算成绩,历史、地理、生物、劳技等课,虽然开设,基本形同虚设。我们那时有的是时间背这些内容。

            当时觉得背这些东西很枯燥,也在内心抵触过。后来毕业了,参加工作后,却感到通过背这些内容,夯实了我的语文功底。才真正理解了语文老师的良苦用心。

    03

           1985年7月,我升入初三,除代数是民教出身的副校长带,物理是民教出身的中年老师,其余语文、几何、英语、化学、政治五门课均是近一两年中师毕业的年轻老师。

            这些老师,年纪比我们大六七岁,充满朝气和活力,知识渊博,授课理念先进,深受学生欢迎。

            说到这儿,我插入一段,介绍一下中师生。我这里说的中师生,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师生,即初中毕业直接上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到学校任教。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上下,为弥补教师的不足,每个地区至少设立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到四年不等,为本地区培养合格的幼儿及小学教师。至本世纪初,大概二十年时间,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师。

            我初三的五位老师,大抵就是这样。

    04

            语文老师,年轻有为,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他授课方式灵活多样,因为读书多的原因,讲起课来,生动有趣,激情四射,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我们都深深被他所折服。课余时间,他经常给我们讲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并推荐我们阅读书目,只可惜,当时一方面忙于中考,另一方面家里挺穷,买不起课外书,也就只有羡慕的份了。

            一次文学兴趣小组活动,语文老师带我们欣赏了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

                                                                                              唐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说起来也有些丢人,马上初中毕业了,虽然我经常听老师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在作文中讴歌老师无私奉献时,也经常用这两句诗,却不知李商隐是谁,他都有哪些著名作品。经老师介绍,我对李商隐有了了解,从此我迷恋上了李商隐。

             语文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这首诗,并带领我们赏析了这首诗。这节课,我平生第一次知道了“庄生梦蝶、杜鹃啼血、良玉生烟、沧海珠泪”这些典故,使我清楚地认识到祖国文化的浩如烟海和读书的重要性。

            那是个崇拜英雄和偶像的时代,语文老师及其他科任老师,便成了我们的偶像和课余时间的谈资。闲暇之余,我们喜欢打听,这些老师家在哪儿,从哪儿毕业。我第一次听说,我们酒泉地区居然还有一所师范学校——酒泉师范时,我心剧烈跳动,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入这所学校,当一名老师。

    05

            七零后的我们,儿时上学,经常好高骛远,被问及理想,清一色是长大后当科学家或解放军。那时,没有生涯规划一说,对于理想,我那时觉得比较抽象和空洞。

             有了当教师的念头,是我上了初中,被科任老师的气质、学识所折服。另外,就是周围人的职业认同。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年一个乡镇出不了几个大学生,最多,一个乡镇就七八个中专生。一个村组就更少了。谁家的娃娃若是考上了中专,就等于跳出了农门,吃上了皇粮,捧上了铁饭碗。等于是坟头冒青烟,光宗耀祖了。所以家家户户的娃娃上了初中,都想考个小中专。而小中专招生最多的就是师范。考上师范的轰动效应,绝不亚于现在考入清华、北大这种名校的效应。

            我家的状况,我不愿提及。总之,若能考上师范,当一名老师,最好不过了。

            正是这种原因,我发奋读书,想用实际行动敲开师范的大门。

    06

             现在,经常听有关于“理想”的论述,说什么“理想是奋斗的目标”等等。而那时,我们对理想和职业的认识还是一片模糊,毕竟我们还都只是十五六岁的娃娃,虽然想上师范、想当老师,但师范究竟是怎样的,当老师究竟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我根本不清楚。但不清楚,并没有限制我学习的积极性。

             特别想跳出农门的我,只有努力。

              终于,1986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酒泉师范。那年,我们初中应往届毕业生一百三十几人,应届生考入师范2人,往届生考入张掖农校2人。古城中学沸腾了。消息传来,校长亲自接见了我们,派得力老师领我们去体检。西坝那年考了十几名小中专生,他们学校,敲锣打鼓,雇小四轮机子把考生送入县城,考生每人都佩戴大红花,这殊荣,他们应该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吧。

    07

              三年的师范生活,使我们从懵懂无知的青葱少年,变成了有理想抱负、有一技之长的热血青年。

            1986年9月进校,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使我大开眼界。校长窦侠父的讲话,使我明白了自己的幸运,清楚了我国、我省、我们酒泉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现状,也认识到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重任,知道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对自己、对未来学生的发展间产生的深刻影响。

            我上课认真听讲,课下如饥似渴地读书。一有时间,我就泡在图书馆,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我竞相阅读。三字一画一话,我废寝忘食。吹拉弹唱,我虽不擅长,但也能够过关。学习成绩,我位居班级前几名。实习阶段,我争着上讲台。

             这一切,都只为当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

    08

            1989年,我从酒泉师范毕业,被组织分配到古城学区新沟小学任教。那年,我还没过十九岁的生日,也就是说,自己才十八岁。

             当时,新沟小学是五年制全日制完全小学,附设一个学前班。全校总共六个年级六个班,每班平均不到二十人,全校学生数一百挂零。七名教师,两名民办教师,两名代课教师,一名高中起点的中师生,两名初中起点的中师生(其中一名后来当了教育局副局长,最终成为副县长)。那时,我刚毕业,中师学历的我被组织寄予厚望,要摘掉全县“十差小学”的帽子。当时,教委副主任李琦,是上海人,分管教学。每年秋季学期,要统考全县五年级,百来十所学校,按成绩高低排序,前十名被命名为“教育质量十佳学校”,后十名被誉为“教育质量十差学校”。我工作前两年,新沟小学连续两年被县教委评委“教育质量十差学校”。

            十八岁的我,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激情。早晨,我早起,和学生一起晨读。白天我按部就班,兢兢业业工作,晚上,我在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参加自学考试。我大刀阔斧地进行教学改革,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爱学易懂。我吃住都在学校,和学生打成一片。休息时间和节假日,无偿为学生补课。这一切,都是为了证明我——一名优秀中师生的素质和担当。

             天道酬勤,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所带班级以优异的成绩,不但摘掉了“十差学校”的帽子,并且被评为“十佳学校”。领导、同事、家长、学生对我刮目相看。

             中师生的素质,再次被社会认可。我激动、我流泪,我骄傲、我自豪。内心坦言,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对于我付出的回报,组织把我选调到中学任教。

    09

            中师生在初中任教,并不是稀罕的事。那时,还没有学历达标一说,在我们乡中学,三十几名专任教师,有大专学历的只有2个人,且是师范毕业教育学院进修的,完全意义上的大专生还没有一个。

            那时的我们,年轻、阳光,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虽然上中学课,但绝不含糊,学校需要什么教师,我们当什么教师。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样样拿得起,放得下。音乐、美术、体育更不在话下。当班主任,管理班级井井有条。初中毕业会考,中师生的成绩遥遥领先,一时,社会上刮起了一股中师生热。

             乡党委、政府缺秘书,从中师生中选调,各部局缺人才,从中师生中选拔。一时间,中师生成了香饽饽。十几年后,这些中师生都成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有的还是一把手。酒泉师范,成了酒泉的黄埔军校。

            当时,各行各业的待遇都差不多,有的中师生放弃了各种选调机会,选择了坚守。但后来,应该说都有点儿后悔。

            我的初三老师和我,也许就是这样。

    10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本世纪后,教育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相继颁布,职称评聘开始步入常态和正规。当年引以为自豪的中师生,却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学历不达标,学历最低,成了这些人心中永远的痛。

           中级教师,本科学历只需5年,大专毕业只需七年,而中专学历,要15年。

            领导岗位提拔,学历成了一道迈不过的坎。

            于是乎,想尽各种办法取学历,又成了众师生的无奈之举。

            我初三的几名中师生,后来和我成了同事。我的语文老师改行后现在当了局长,英语老师现在是公务员,享受副县经济待遇,政治老师是科级领导,化学老师是小学校长,只有物理老师,现在还在一线工作,马上退休了,还只是一级教师,副高级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繁华落尽,中师生,一部分已退出教育,大部分还在教育上辛勤的耕耘。现在,“中师”这个名词,渐渐淡出人们的字典,但中师这个群体,还在教学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些中师生甚至还在学校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上世纪培养的中师生,是中国继民办教师之后,又一波撑起教育大厦的群体。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付出了青春和热血,但依然生活在最底层。刚参加工作时,条件艰苦,工资非常低。现在条件好了,身心又不行了。唯一的希望是,国家能肯定他们当年的付出,在职称评聘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抚慰他们受苦受累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此情可待成追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ace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