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会在简书刷到一些关于公众号吸粉的,或者一些前两年做的不错的公众号这几年的公众号关注度不够了。从今天我清理公众号的行为中我明白了。我个人前两年比较喜欢关注一些诸如书单推荐、kindle电子书下载、能源行业资讯、建造师考试的、写的不错的文艺的以及关于烘焙、咖啡的一些公众号。
一、这些公众号从我个人角度分类如下:
1、个人爱好类(①喜欢看书 ②喜欢咖啡(咖啡配甜点,人间绝妙)):①书单推荐、Kindle电子书下载 ②关于咖啡、烘焙的公众号
2、工作行业资讯类:能源行业资讯、建造师考试
3、能调动我个人情绪的:文艺类、甚至一些升职加薪及第二副业的(可以调动我内心的焦虑)
4、金融投资类:这类公众号是介于行业资讯与情绪调动两者之间的。既能调动我内心对金钱的渴望,又能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内容,且金融投资类对政策的敏感程度,也可以让自己及时的纠正自己的工作方向,让自己有一个较好的职业规划。
二、我为什么取关那些公众号
1、书单类公众号长期不更新、要么就是没有公众号自己的内容,照抄豆瓣、亚马逊畅销书介绍的。(我浪费这个时间点你干嘛,刷豆瓣还能找到跟我喜欢同类型书的人,逛亚马逊不省时省力吗?)
2、因为考过了建造师,所以建造师这种功能性的账号也不需要关注了,没有之后实质性的内容了。当然,他们也不需要我这个对他们没需求的人了。
3、最容易让我取关的就是那些文艺类的。很多个人写作者,由于长期输出,大脑里内容匮乏,写东西越来越不走心,再也无法让我情绪产生共鸣,让我精神得以享受,所以取关了很多这类公众号。那些更新周期超过两三周的公众号也会让我取关。因为我关注的公众号太多,这类两三周都不更新的,是很少能再次被我刷到的。
三、能让我留下来的公众号
1、行业咨询类:一来及时了解自己的行业动向总是没错的。二来这类公众号在现今宏大的信息流中,能及时筛选出对我有用的信息,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
2、金融投资类:里面大量干货或者金融动向,可以让我扩充自己兴趣面的无知有助于个人发展。
3、文艺类的长期输出的文字优美,或者感情诚挚能打动我的。这种公众号我觉得相对来说比较难做,至少一个人难做,能写出感人文章的人必然内心感情丰富。能打动别人的作者,必先打动的是他们自己,但是一个人长期处在那种自我感动中,最后对感动这种情绪,恐怕就如长期泡在糖水中的舌头之于甜味不再那么敏感了吧。那时候要写出能打动别人的文章,何其难。结果到最后,没有好的文章输出,“客流量”跟“客留量”双向减少,必然很打击公众号运营者的内心,渐渐的也没有心劲儿去做了。
四、在信息庞杂的社会里,我们其实很需要优质的公众号
现今社会已完全进入自媒体时代了,良莠不齐的作者都可以发声,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想法,但真正能让别人做铁粉的人,必然是站在那些铁粉所尊崇的知识链的上游的,所以不断地输入。扩充自我才是在现今时代想享受自媒体时代红利的人应该做的,而那些没有内容,只知道互粉的公众号运营者必然最后会被淘汰。浪费了大量个人扩充时间不说,最终还竹篮打水一场空。
有人说,自媒体时代的红利期已过。而我觉得现在才是真正自媒体步入正轨,良性发展的开始。就像建国初期的经济发展一样,那时候做个倒爷挺赚钱,但在当时算是扰乱了市场秩序,被当时的社会淘汰了。当时肯定也有人说经济发展的红利期过了吧,可那个时代之后也依然有富人如雨后春岁一样在崛起。而现代的自媒体时代,也正是相当于经济秩序发展趋好的市场一样,有内容的人必然能在这个时代找到自己一席落脚之地。
五、由此联想到简书发展
去年七八月份的时候重回简书,发现简书有简书钻的功能了,而且一个钻的价格是0.24元,当时就很看好这个基于价值贡献的平台。但当时看上这波利益的投机者太多,所以不乏刷钻的水文。当时就知道简书肯定后面会有行动。平台的理念是真正让平台在众多用户的成长、有价值用户的分享有价值的内容中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平台,绝不是为了投机倒把而生的。所以后来的简书钻不断降价,我的心态一直很稳,甚至觉得这样挺棒的(持钻大佬别打我)。在投机利益降到大批量的投机倒把心理来这里的人的心理期望以下的时候;在大批量优质用户的视线能从迟钻奖励移回到作文本身,分享个人价值,打造个人IP的时候,那时候简书的样子应该才会回到简书想成为的那个样子吧,而真正有价值的用户,根本不用太担心未来的收益,平台不断趋于良性发展,你的利益肯定会跟平台的利益能一起腾飞起来的。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欢迎大家加入专题:岁月拾遗我们一起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