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
![](https://img.haomeiwen.com/i14829784/2db631a36c4b2fc4.jpg)
前三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和需要。
在表达观察、感受和需要之后,我们请求他人的帮助。以什么样的方式提出请求容易得到积极回应呢?
首先,清楚地告诉对方,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我们看看作者书中的一个例子:
一位女士谈道:“我请我先生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其实,她想要的是——希望先生每周至少一个晚上在家陪自己和孩子。这个请求她没有清楚地告诉对方。
作者说,我们提出的请求越具体越好。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比如:我们在客厅更换照明灯具,忙不过来时,对伴侣说“快点过来帮忙。”这个“帮忙”的请求就不具体,而“请把桌子上的灯管递给我一下”就具体明了。
此外,使用抽象的语言还会使我们无法深入了解自己。比如:一位太太这样对先生说:“我认为你应该让我成为我自己。”先生反驳:“我没有吗?”太太气冲冲地说:“你当然没有!”于是,先生就问太太她到底想要什么,太太回答说:“我希望你给我自由!”这个例子中,太太的的请求“让我成为我自己”和“希望你给我自由”都过于抽象,不具有操作性。如果太太这样说:“准确地说,我希望,不论我做什么,你都能够点头称是。”“点头称是”就比较具体。
抽象的语言无助于深化自我认识,抽象的语言也会妨碍自我认识及与人交流。因此,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尽可能地清楚明白地提出请求,让请求有操作性,越具体越好。
¬——《非暴力沟通》阅读笔记2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