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能否认自己是北方人,饮食习惯就是最好的证据,喜欢吃馍。因为爱吃馍,母亲说我是“馍客”。
馍,也称作馒头。就是用小麦粉做成的一种熟食。因做法不同,馍分许多种。同样用笼蒸熟的,就有蒸馍、花卷、包子等不同名字;用平锅或电饼铛烙熟的,就有有烙馍、菜馍、锅盔、煎饼等名字。
过去蒸的馍,有麦香味,比现在的馒头好吃。不用热,放凉吃,我们叫它“酥馍”。谁家有红白事,特别遇到过寿或娃满月、过岁,提前蒸好各种各样的花馍。现在有些地方还保留这个风俗。
蒸花馍不仅仅是讲究用料和做工,还是一种综合功夫的体现。它既体现情感的投入,也记录和浸透着岁月对制做者的磨练。所以,花馍白而好看,耐放更好吃。
现在的手工馍得到人们的喜爱,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保留传统的做法,即用酵头起面,揉搓时间长。也有把酵母粉直接放入生面粉,发酵时间短,揉成面团,然后上笼蒸。这样,我们自然对比生长时间长的粮食作物,就比生长时间短的有优势。
蒸馍,不仅是一项技术活,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现在家里蒸馍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专业做馍的人很多,不同规模的商家慢慢渗入饮食行列。超市柜台里的馍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之时还能认识许多改革后的“馍样”,把杂粮、水果、干果、蔬菜等与麦粉混合,馍和形状和颜色也发生了概念上的变化。迎合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后,人们讲究科学用餐,营养合理搭配的需求。
烙馍,也是自己的最爱。具备易做、灵活、好吃、耐实、不易坏等优势。母亲教会了我们许多种烙馍的做法。母亲在困难时期,把烙馍作为家中最好的饭食待客。母亲把生猪油或羊油扎成碎末,取少许铺到擀好的生面上,放到鏊锅里上下翻烙,出锅后切成小块,用盘子盛着等客人用。看着客人香香地吃着,我们在隐蔽处用眼睛一直盯着,不停地咽口水。心想将来有钱了,把油馍美美的吃一顿。现在,都怕三高,真不稀罕曾经的油馍。有时,家人偶尔做一次油馍,似乎不再是喜欢,而是为了寻找儿时的味道,还有追忆曾经的美好。
馍 馍 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