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和我聊起一些事,得知她的心里一直隐藏着“另一个自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
我分析下来和她幼年时期的遭遇有关。她的父亲是典型的“重男轻女”观念的人。虽说是高知家庭,但依然无法摆脱“传承香火”这样的传统观念。
由此险些童年就将她送给亲戚抚养。
这其实已经造成了她巨大的心理阴影,并一直伴随着她。除非她能想通并与自己早日和解。
由此从童年起,她便穿着中性,并喜结交一些“阴柔之美”的异性。
一方面她憎恨自己不是一名男孩,日日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冷眼;另一方面她潜意识里又极度渴望自己成为一名男性,能够让父母扬眉吐气,光宗耀祖。
她只能默默承受家庭带来的冷暴力,把一切精力和心思放到学业上。以名列前茅的成绩令身边所有的人刮目相看,引以为傲。
但父亲却只是在她拿到名牌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偶尔露出了一丝笑意,随即又叹了一口气道:“女孩子读书再好,终究是要嫁人的,帮别人家传宗接代。”
大学毕业后,她逆来顺受地接受了父亲的安排,进入一家知名企业。但是学非所用,甚是可惜。
然而她觉得唯有顺从父亲方能满足父亲的私心。而她自己的理想只是无足轻重的浮云,她始终不敢违逆父亲。
工作没多久,父亲就催婚了,安排了各式各样的相亲活动。说是女孩子25岁前结婚才能拥有挑选的权力。年纪越大就越没有主动权。
但在这件事上,她反抗了。青春期时没有爆发的叛逆一股脑儿地汹涌而来,一发不可收拾……
她见了所有的相亲对象,但也戏虐了所有的男性。她甚至可以和对方发生“一夜情”,但事毕后,就删除所有联系方式。并毫不畏惧这些轶事传入父母耳中。她俨然成为了她们那个小镇上的“奇人”。
她觉得这种类似“报复”的行为非常痛快,但同时也深深地刺痛了父母的心。
身体是自己的,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主”所带来的畅快淋漓。
在父母一片哀声叹气里,她一年一年蹉跎了岁月与光阴,与她有过风流韵事的异性数不胜数。
但她偏爱的类型从未改变—都是弱不禁风,高瘦,且需要她保护的类型。
她时常对我提及的一句话是—一个人一旦体验了单身生活的各种自由,就更难放弃这样的轻松状态。
我听完她的故事,心中生出一些感慨。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之深,实难预料。
生理上是女性,心理上是男性,或是半个男性。这种跨越性别的能力和观念,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双向思维模式,同时也会令她陷入矛盾和纠结中。
追根溯源,她还是一名女性,只是从小没有受到公正的待遇,导致自己潜意识里存在一个明显的暗示就是—成为男性,将更优秀。
事实上,她内心深处极度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公正待遇,由内而外成为一名真正的女性。而不是在现实里扮演另一个角色,伪装成坚强勇敢的样子。外强中干,并非她本意。
其实她也有懦弱无助的时候,也需要温暖和呵护。
终其一生,我们不过是需要搞清楚自己是谁,到底是谁,坦然接受,正视自己,方能安然度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