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宣讲会分享稿的第三个版本,之前的两版前几天也都发过,宣讲会上,效果还不错,我的状态也很好,期待更多小鲜肉加入公司,毕业不久的职场新人也欢迎一起探讨如何在宣讲会上分享,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各位师弟师妹们,你们好,我叫xx,xx毕业,是比你们大一届的xxx。刚刚听完xx的宣讲,让我又心动了一次,xx也是我的职场初恋。那我去年呢,也是宣讲会快结束的时候进来交了简历,后来就机缘巧合的加入了进来,那我会留在这,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一家好公司。
我们先来想一下,你眼中的好公司是什么样的。我想先说说我的答案。
首先我觉得,是可以让我们发现自己的潜力的。大家有多少物业管理专业的呀?你们猜猜我是学什么的?我学农,很接地气的一个专业,但现在加入了我们xx。对口的专业是很多单位招聘时的敲门砖,但在我们公司,绝对不是选拔的最重要的标准。
因为带我们的师傅,真的会很用心的去引导我们,听我们的想法,这一张,是我在准备公司的演讲比赛时,一位前辈给的一些建议,现在虽然已经离开了当时的工作地点,但还是保持着很密切的沟通。这一张,是部门经理,让我开始做第一项业务时,和我说的话。这样的记录太多,没有办法全部给大家展示。这些鼓励和建议让我发现自己的潜力,不断地去突破,也拿了几个小荣誉,我居然还可以在演讲比赛里获奖,以前很排斥这些。
有没有人已经拿到offer了呀?没人举手,没关系啊,肯定有,这是个很骄傲的事呀。我去年这个时候挺焦虑的,拿到offer之前焦虑,怕应了那句魔咒“毕业就失业”,后来拿了几个offer,心情更糟了,因为不知道怎么选。怕选错行业,更怕选错岗位。我大学室友的男朋友,就是因为去实习的比较晚,被调剂到了其他不喜欢的岗位,很难受。但是,在咱们公司,和我同届,关系还不错的师兄,入职时是人力岗,后来变成了客服,我就挺奇怪的,后来就问他怎么回事。他说工作了一段时间觉得工作环境和这个岗位不太适合自己,想过要离职。后来公司领导们找到他,帮他分析了很多原因,也根据他的意愿,帮他调换了工作地点和岗位。我想和大家说的是,其实现在就很确定我们接下来的几十年会做什么的人,真的太少了。所以,公司对校招生的鼓励和包容,对我们这些刚毕业很迷茫的大学生来说,是个强心剂。
其实我很感谢今天的机会,让我全面的对这大半年的工作进行了一次复盘,我也看到了自己的很多改变。
刚刚实习的那会,心里承受能力特别差,莫名其妙被业主投诉说态度不好,特别委屈。其实随时工作经验的慢慢积累,心理变得越来越强大,像前段时间,在社区做月饼团购,一位客户买了一份月饼送到东北,下单后的第二天,亲戚没有收到货,就说让我给她安排快递飞机送过去。你们接到这种要求是不是也会很崩溃,但是现在会冷静很多,先查快递单号,告知物流信息,预计收货时间,如果实在不能接受,可以安排退款,并且表达歉意。但是我很明确的告诉他,我没有能力安排空运。相比以前的手忙脚乱,我的心态也开始变得更加地沉稳。
我们设想一下,当商家和你说,我们准备策划一个促销活动的时候,你们会问他什么?(时间、地点、如何开展……)。如果没来到现在做社区经营的部门,我的答案和你们一样,但是现在,我会最先问他,运营收益如何分成,额外成本如何分配,在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更要记得,为公司创造收益,用领导们的话说,是培养“经营思维”。
其实,你们看着我的感觉,让我想起刚读大三时,带的那群大一的小朋友,他们中的大多数,刚刚从全国各地过来,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有期待,也有一丝丝胆怯。就像我们中的很多人,想工作赚钱,又很迷茫,不知道什么适合自己,也没有那么多人给自己指点迷津。
其实回想起来,作为一个没有失恋过的女大学生来说,秋招的那几个月,也是我大学四年,最难熬,但也进步最快的,最多的时候,一天参加了一轮即兴演讲,三轮无领导,都面傻了。
所以,你们要相信,这段时间,对每个应届生来说,都是一样的,不管我们是一本二本,是面霸还是小白。我去年面试时遇到一个华工的研究生,我就问他:“师兄,你们这么好的学校,肯定人手一个offer吧。”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回答的吗“不不,所有的offer都被那十个人拿去了,他们每人拿了10个,却只能签一个,剩下的人还是没有offer“。虽然是句幽默,但也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我希望你们,把心态调整好,理性地去看待这段时间会遇到的每个麻烦,不管是简历石沉大海,还是每天早出晚归的奔波,你们现在面试时的表现,和你们第一场的时候,肯定不一样。
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点,多总结。我有记录的,你们猜猜我去年面试了多少家公司?我去年参加了20多场宣讲会,20多个公司的面试,至于投了多少简历,我也数不清了。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我很满意的一点是,宣讲会和面试,我都有做笔记,在准备和你们的这场分享时,我还特地去看看。其实,同一个行业的公司,一家面试官的问题,说不定,在之前另一家宣讲会里,就给过你答案。或者说,可能你这次面试,因为紧张这个问题回答的不够充分,那你总结一下,之后遇到同样的问题要怎么回答。
既然已经花了时间,就让效果最大化嘛。
最后,我还是期待能在xxx以同事的身份和大家再见面,也真心地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一份让自己有成长、有期待的工作。透漏一个小秘密,在接下来的某一轮的面试中,大家一定会有比较特别的体验。不会为难大家,但会大家很有收获。谢谢大家。
(2018.10.25宣讲会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