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什王村内,分为南北二社,南社主要是由刘李弋三大姓氏组成,北社主要是邓姓。邓姓主要由三门人组成,分别是长门、二门和三门。但是,北社里还姓徐、何、李和苏等很少的几户人家,分别并入二门和三门之中。这里只说苏姓人家的来历。
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在邓姓三门之中有一支的家室没有男丁,于是便抱养来真东村的外甥过来顶门立户。苏姓至此在村里安家。
光阴似箭,过继来的苏某很快长成了高大、帅气的青年,而且使得一手好拳脚,经小王店村吴姓在临潼县任县长的赏识,先在临潼县任保安队队员,让久治不安的渭河一带匪患得以安宁。在吴县长辞职回户县教书、修县志前,将苏某推荐加入到杨虎城的军队之中,由于表现积极,后得以重用,直至到西安警察局内任要角,据说是相当于连长级别。
在西安期间,他认识了一位年轻、留着狮毛(老年人对烫发头的称谓)的某学校的女教员,经过热恋后,在西安租房组成了小家庭,且于1935年得一儿子,小家庭倒也其乐融融。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回到南京的蒋介石开始对西安的中共地下组织实现深挖,并给于严厉打击。
作为在第一线“灭共”的苏某,已经得知自己的妻子是中共的积极分子,负责某一方面的地下工作。在十万火急之下,他毅然决然地急速赶回自己的住处,让妻子抱起襁褓中的儿子,在他的掩护下,撤离了危险的西安,护送妻子准备去陕北延安。
面对诀别之际,苏某内心深藏着那种比普通关中人更加浓厚的传种接代的儒家思想,使他狠心而又强硬地留下了儿子,让心爱的妻子为她自己的信仰而去毫无牵挂地追寻。
苏某抱着儿子回到了村里,父子俩相依为命。至于这一对年轻夫妇在西安所发生的事,村里人倒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大家都是抱着同情、体恤的心情,无奈地宽慰着、劝勉着、帮衬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村里有位人去长安马王镇办事,在马王镇邮电所偶然发现有一封没有送递出去的信件,信封上写的收信人,就是什王村苏某儿子的名字。这位有热心人回村后就告诉苏某的儿子。其时,对于自己的身世早已有了约略知晓的苏某之子,于第二天便一大早去了马王镇邮电所,核实就是自己的家信。
这封来自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信件,架起了苏某的儿子与其母亲二十多年别离后相聚的桥梁。一位早期奋战在西安的女性中共积极分子,在延安时期上抗大,属于我党的三八老干部,后受分派离开延安,到太行山一带参加敌后斗争。解放后首任石家庄市女性高级干部,参与新中国的能源建设管理工作。回到了西安,来到什王村。
母子相见时,那感人的场面,至今提及起来,八十多岁的老人嗓音里都带着潮音。据老人回忆说:听说苏某的狮毛老婆回来看儿子,人都很高兴,就想看看这个大干部是怎样的一个人物。那天的娘儿俩相见时,巷子里的人都在看,都在流泪呢。
老干部没有让自己的儿子离开逶迤浑厚地郿坞岭,更没有给儿子留下钱物,唯一留下的就是让儿子面对现实,扎根郿坞岭,好好地劳动和勤俭持家的教诲。
苏某的儿子遵照母亲的要求,在村里表现积极,敢于担当,后加入了共产党。在村里,他先后当过青年突击队队长、生产队队长、村大队长,当过几届县乡人大和政协代表,直到老年病逝。
“盛世忆危艰,思旧励后人。莫道韶华多,富贵源勤奋。”掩卷静思,苏家一脉在什王村的名气,起于能够走出乡村苏某,源于积极勤恳的什王人品质使然。惟愿如今的年轻人,勤奋努力,开拓出自己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日 于草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