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度一:理解来访者这个“人”
与躯体疾病的治疗不同的是,如果咨询师不理解来访者这个人,就很难对他的“病”进行治疗,会出现只见病不见人的情况。那么如何理解来访者这个人呢,避免出现贴标签,见病不见人呢?
从资源优势取向的视角看来,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来访者是一个全个体,大于其“问题”的部分;
来访者是一个关系中的个体,Ta是许多别人关系中的一员,Ta的心理健康与他人分不开;
来访者是一个环境中的个体,大多来访者个人的经历是“环境”造成的;
来访者是一个可信任的个体,完全值得我们尊敬、接纳和信任的;
来访者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成年的来访者是有能力在行为上“解决”自己问题的(终究一个人也只能够由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们需要的是心理力量和空间)。
维度二:理解来访者的“症状”
来访者的症状是什么?是疾病?外因?内因?还是 ……?
咨询师必须形成一个看待来访者“症状”的整体观念,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那么,如何理解来访者的症状,他们的症状在表达什么呢?
从资源优势取向的视角来看:
来访者的“症状”是Ta的痛的表达,不是病;
是Ta在痛的深处的心理需求的暗示;
“症状”反映Ta已付出的努力;
“症状”指示发掘Ta的资源的通道。
来访者出现问题或“症状”的可能原因有:
生活情境中出现了什么影响来访者发展、成长的事件(过去或现在)?
来访者的价值观、文化及支持系统怎样影响了Ta处理这些事件的方法?
Ta的努力结果怎样?
Ta有什么心理需求?
这些需求反映了什么积极性的追求?
——摘自《如何理解来访者?咨询师需要掌握的6个维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