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作者: 刘启辉教书匠 | 来源:发表于2022-03-03 06:42 被阅读0次

          最近因为一个项目常去胶东某县级市,就像不少城市中考有自招一样,那些位居前列的孩子其父母大部分都来自政府、事业单位。在县级市也好理解,这些单位几乎是小城市高学历聚集的地方。另一个可以佐证的是,当地有个央企科研单位,单位子弟也是自招的常客。如此来看,正如老百姓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智力遗传在学业上的展现一览无余!

          我们那个年代(60、70后),高考录取率低,而且学生自生自灭,父母几乎不管。那个年代,高考肯定有不少漏网之鱼,也就是说尚有不少智力不错的人散落人间,其后代学习能力也不能差了。我也确实看到,不少打工的同学,子弟考学考得特别好。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那一代人正好是80后。随着扩招不断加剧,时至今日,高考录取率几乎达到百分之八九十。加上愈演愈烈的教育内卷,孩子的学习潜力几近被榨干。如此背景下,还有多少智商高的人成了高考制度的漏网之鱼,散落人间呢?应该不会太多。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33万,录取人数为28万,录取率为8%。本年由于才恢复高考几年,有很多人参加高考,报考人数相对较高。

          199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283万,录取人数为61万,录取率为22%。87年到1999年期间,报考人数基本在300万以下,录取人数在60-100万之间。

          200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375万,录取人数为221万,录取率为59%。从2000年开始,报考人数开始增加,录取人数也开始快速增加。

          201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946万,录取人数为657万,录取率为69%。从2006年开始,全国报考人数就在900万以上,有些时候突破1000万人报考。

          2020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为1071万,录取人数为856万,录取率为80%以上。后面这几年的高考人数基本维持在1000万左右,录取800万左右,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遍地都是。


          从以上数据来看,十年一统计,高考录取率从8%增加到80%以上。也就是说,八十年代考上大学是少数,天之骄子由此而来。现如今,考不上大学反而是少数。这一时代背景下,等他们(00后)为人父母,父母学历低的子弟逆袭的概率势必降低,也就是阶层跃进几乎不可能。

    青岛理工大学

          但是,有个现象大家注意到没有,比方说青岛周边地区(莱西等区市)每年考学,清北学生不少,甚至多于主城区。理论上,主城区集聚了更多的高级人才,学历水平肯定高于郊区县。可为啥子弟考不过周边区市?唯一可以说明的是,除了天赋,后天的教育大有空间。

        再还有一个现象,高中分层招生确实合理吗?258每年总有一些被挤出一本院校的孩子。假定让这些没有考上一本的258的孩子去别的高中,会不会因为“鸡首”原理反而考得好呢?也就是说,掐尖招生,反而会挤出一些资质不错的孩子来。

        近些年,有些区市尝试高中不分层招生,直接电脑派位。每所学校,好中差的学生都有分布,最后的考学成绩也不见得差。如果有数据支持,中考分层招生并不见得能提升考学成绩。那就不如弱化分层招生,比方说中考一条线(普高线),线上考生电脑派位至各所高中。如果觉得太激进,不妨可以折中一下,主城区中考分为一类高中、二类高中、三类高中三条线,同类高中采取电脑派位。一方面可以降低教育焦虑,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同类高中的竞争。否则,生源差的高中教师积极性无法调动。

        说到这,我确实佩服NBA的制度设计,如果强队恒强,弱者恒弱,观赏性太差。状元选秀制度,让上赛季最差的球队获得第一顺位选秀权,就能平衡强弱队之间的实力,增加观赏性。NBA的吸金能力那么强是有道理的!

    秉持全人教育理念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先后出版畅销书《其实你不懂孩子》《学习好其实并不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ly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