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有初散文
双线结构法安排文章

双线结构法安排文章

作者: 玖公子A | 来源:发表于2019-12-20 17:21 被阅读0次

     

    双线结构法安排文章

          所谓双线结构法,就是指写作的叙事过程中设置两条线索,分叙两件事,彼此映照、对比、交叉、重合,从而更好地传情达意的谋篇之法。

          所谓双线交叉,在小说里,它或者是一人两事,或者是两人一事,每条线索都串起若干个细节单元,既可以平行展开,殊途同归,也可以交叉重叠,相互衬托。

          正如《福尔摩斯探案集》,每一部都是由一明一暗两条主线延续进行的,文章中一方面是侦探办案的步骤,一方面是案情发展的真相,两条线互为策应,堪称是双线小说的经典。

          俄罗斯作家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一书是非常巧妙地利用双线式手法来撰写的。,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对应结构双线作品。一眼便知端地。 

          还有《背影》这一文章就采用了双线结构安排的方式。

          在背影中, 一条线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也没有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石碑上的历史》采用的就是这种形式。作品以三百年前县官和三百年后村妇黄四娘各自面对身患传染病的亲人的不同态度入笔,两个事件前半段的并行相似与后半段的相反相对,以及最后结果的截然相反都给阅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效应。文章以历史相合又最终相离的发展,以小见大正反映衬,体现了对情感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性社会的呼唤,给人以凝重的历史使命感。

        《药》也是典型的二线迭合的范例。夏老栓为了给儿子医治痨病,决定向刽子手买人血馒头。在茶馆里,在茶客们围绕着人血馒头议论小栓的病,并让康大叔讲狱中轶事。最后,华小栓还是不治而死。夏瑜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在从事革命活动中被清政府逮捕,夏瑜对革命矢志不移,以身许国,即使在狱中,也没有忘记向众人宣传革命道理,后来被清政府杀害。华夏二家,一个身患痨病寄望于“人血馒头”,一个为民请命而舍身成仁。一愚味、一英勇,但最终都走向不幸:死亡。他们的不幸是“华夏”的不幸。如果民众没有充分觉悟,那么这种不幸还将存在,革命难以成功。

          老栓买“药”,小栓吃“药”,小栓终不治而亡,是一个故事。夏瑜被捕,坚贞不屈,最终被杀,又是一个故事。本来,华、夏两家一患病、一革命并不相干,但因“血”而使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结构。

    我们在《药》这篇文章中不难发现,作者是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情节,以华家的故事为主叙述的,并在叙述中把夏家的故事携带并行,并列前进,使他们的每一个情节都互相呼应,处处暗合。最后,当总故事走向高潮后,暗线显现,明线勾接,二线互相扭接、汇集、迭合,完成故事的叙述。这种结构自有其艺术魅力:其一、在有限的叙述时空里,丰富了故事内容。其二、两个不同的故事经过碰撞,爆发了1+1>2的艺术力量。双线文章结构章显得丰厚新颖而有趣味,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双线结构法安排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pi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