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安的种子》

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安的种子》

作者: 张劲佳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23:08 被阅读0次

首先我们来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到绘本的十个关键点:1、绘本的定义;2、什么是真的绘本;3、读者结构;4、独特价值;5、图文关系;6、独特性;7、艺术表现;8、语言功能;9、艺术创意;10、多种多样。绘本是全脑思维的产物,阅读之后,才得真的开始。

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安的种子》

我们通过阅读《安的种子》来开启《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的课程。本次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主题讨论;二、课前准备;三、绘本教学;四、绘本延伸;五、作业布置。

一、主题讨论:

课前展开“思考+讨论”。

1、绘本阅读感受;2、绘本的讲读方式?3、衍生主题和元素,可做哪些活动?4、思考:世界上有没有“千年莲花种子”?不相信的话怎么办呢?5、比较:绘本中有哪些“变化”?

二、课前准备:

绘本解析:文、图、故事内容、风格、作者、背景等

教学目标:感觉自然变化、学会等待、获得生命体验。

教学重点:理清人物特点、故事发展、情节变化。

教学难点:带领孩子对本、静、安进行人物剖析。

教学材料:准备种子图、脚印图、思维导图笔记。

三、绘本教学:

封面:

作者:文:王早早  图:黄丽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颜色:朱砂红标题,斑驳带上禅衫颜色的背景,黄色的包袱,飘落的雪花,小和尚专注地看着捧在手中的种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前环衬:左页是枯枝,右页是脚印

版权页+书名页:书籍相关出版信息,印次反映书畅销,右页心理自助读物,暗示要关注内心的世界。

故事:

起因: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让他们种出来。作者以小狗的形象出现在绘本中,作为旁观者。王早早创作这篇文章,源于看到其朋友将自己的4岁孩子送到各种兴趣班,有次发高烧去医院,医生说孩子太累了,家长总是带着孩子奔跑,却没有关注到孩子要什么。

经过:

本,争第一个种出来。找锄头,种在雪地里,没发芽,冲小狗发泄,等不到发芽,刨掉了地,摔断锄头,不再干了。

静,想怎么种出来。挑选花盆,查找种植书籍,继续查找,选好金花盆、放在最温暖的房间。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种下种子。发芽了,用金罩子罩住。结果没几天幼芽枯死了。

安:我有了一颗种子。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胸前。去集市,询问卖莲藕的商贩。继续做自己日常的事,大雪中扫庙门外的雪。接着扫寺院中的雪。和以前一样做斋饭。早早去挑水。晚课后,安往常一样去散步。春天来了,安在池塘种下种子,不久发芽了,盛夏千年莲花盛开了。

     

名家赏析:林良先生等名家的阅读视角。

创作感言:王早早、黄丽对于绘本的创作心理历程。

作者简介:关于作者的介绍

后环衬:褐色的背景色,右页是枝繁叶茂,左页是安在挑水,小狗紧随其后。渐渐远去的背影,让我们很欣喜。

封底:从右页的种子到左页的莲花盛开,封面与封底的联系。

四、绘本延伸:

找脚印:观察图片,找出小狗的。

全脑思维训练:可以进行种子的联想(你能想到的),然后进行梳理分类,用思维导图的呈现。

简笔涂鸦:种子、莲花、小狗、本、静、安等

对对碰:分组讨论,对于本、静、安的人物特点,你愿意成为谁?

思维导图:内容梳理、用5W1H读绘本的方式画思维导图,“变化”(通过观察绘本寻找雪、脚印、树等的变化,记录,对比,然后输出你发现的成果)

绘本加工:预测、改写、续写、仿写。。。。。。

五、实践分享:

绘本实践:亲子阅读、绘本分享

全脑思维训练

简笔涂鸦

对对碰:分组讨论

思维导图,梳理绘本阅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的。

绘本加工

以200字配图方式打卡分享输出。

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安的种子》

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相结合,将单一的输出变成双向,多向交流互动,家长和孩子在共享亲子阅读的时光中共同成长,让孩子能调动全脑思维接收输入,有效输出,获得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自我评价:绘图39分;构思24分;风格5分。总得分68分。在绘图方面,我基本掌握了思维导图的绘制,但在空间布局方面还需提升练习。在构思方面,在逻辑、层次,以及关键词提炼上还需要加强训练总结。在个人风格方面,我还没有形成个人特色,仍处于学习摸索,临摹阶段,还需不断精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导图与绘本阅读——《安的种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bqvaftx.html